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审计论文
论审计风险的概念界定与体系构建
作者: 张立民 马卓坤 编辑:admin 中国注册会计师 发布时间:2009-02-01 点击数:2768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界定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应该如何界定审计风险的概念,在职业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在职业界,审计风险的概念是从审计过程认识的,其定义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 ...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界定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应该如何界定审计风险的概念,在职业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在职业界,审计风险的概念是从审计过程认识的,其定义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中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而在学术界,一些教授则是从审计师行为的角度把握这个概念。例如,刘峰、许菲(2002)认为,给定利己经济人假设与道德风险,风险导向审计很容易走向极端性,即审计师只要经过测试认为其风险可接受,即便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不符合会计准则的现象,且这一现象也为审计师所知晓,审计师也可以签发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黄世忠、陈建明(2002)认为,导致“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五大”的审计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审计模式由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发展成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的改变,可能使审计由一门高尚职业沦为一种唯利是图的生意。在这里,审计风险是审计师认定的审计决策的经济后果,是以对审计师的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为基础加以判断的。

  那么,应该如何界定审计风险的概念,我们认为,审计风险的概念界定应该服务于制定科学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着眼于有效保障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决定注册会计师社会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的根本,制定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的基本目标在于保障审计质量,而新审计准则又公开申明以风险导向为基础,因此审计风险就应该以审计质量视角加以界定。当然,从审计师行为的角度讨论审计风险问题也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在现实生活中,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在许多方面都基本符合利己经济人的假设。但是,影响审计师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制度因素,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制度、社会的道德风气和传统,都不是职业界自身可以决定或左右的。特别是在中国的国情下,过度强调环境对审计师行为及审计质量的影响,可能导致职业界的无作为倾向,认为任何审计方法和技术的改进是没有意义的。

  对职业界的审计风险概念应该如何认识,同样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有学者提出,新审计准则是治理风险导向,因为准则中提出了对公司治理的了解与评价的新要求,而实践中由于治理问题的存在成为产生重大错弊的重要原因。但是,对审计风险的把握仅仅关注治理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能导致对审计目标的误解。我们认为,新的审计准则并没有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目标作重大的修改,审计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意见。因此,审计关注的中心是信息风险,即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所传递的信息应该是可靠的,不存在误导信息使用者的重大错报。在理论上,审计发表不恰当意见的风险有两类:误受与误拒。这两种审计失误或失败都有可能导致审计师经济上或声誉上遭受损失。而新审计准则强调了误受的风险,即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重大错报信息导向审计风险”。从基本思维逻辑上讲,我们过去是从被审计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前提(假设)出发,经过审计证实这一假设并形成审计意见( COBAC, 1973)。而新准则的前提假设是被审计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通过审计推翻这一假设并形成审计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审计准则是一项重大的变革。

  不过,新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式的概括方面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在新审计准则的指南中,审计风险的模式表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的可能性。这种表述对了解新旧准则模式的继承关系方面有帮助,但是对审计质量的形成基础反映不全面。对于审计质量,国外的学者(DeAngelo,1981 )有一个经典的定义:审计质量是市场认定的审计师发现违规和报告所发现违规的联合概率。换句话说,审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取决于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报告所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在新的审计风险模式中,等式两边的口径不一致,仅仅考虑审计检查风险还无法保证审计师出具的意见是恰当的。因此,有必要按照新审计准则提出的审计风险概念重新构造相应的体系。

  二、审计风险模式的体系构造

  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包括审计供给、需求和监管等方面。而在供给方面,又有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在供给的宏观方面,审计进入门槛、市场结构、职业界成熟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和职业发展。我们这里着眼于审计供给的微观方面,即通过科学的审计职业规范,明确审计质量标准,指导审计师的行为。通过强调审计风险,在审计全过程中能够突出重点,保障审计质量,改善审计效率。本文建议的审计风险模式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审计质量风险。还可进一步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治理风险x战略风险x经营风险x内控风险x会计风险,审计质量风险=检查风险x道德风险x质量控制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告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为了帮助审计师更好地把握重点,其中又分为五个要素,涉及动机与可能两个方面的分析。

  1.当公司出现财务报告重大错弊的原因属于故意的行为时,通常都可以从动机的分析发现线索。从动机角度看,主要是分析激励与压力两方面,重点在治理、战略和经营三个层面。因此,审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时,首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治理状况,包括股权性质与结构,对管理层的业绩评价制度安排等。治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主要反映在对公司管理层缺乏合理的激励,对管理层以损害其他利益相关人为代价追求个人不当利益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和惩罚。依理性经济人的分析,公司管理层进行财务报表作假,必然有其巨大和潜在的收益。

Total:212

责任编辑:admin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