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师思维模式与分析程序
思维模式可以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进度,形成用以解决问题的决策过程。在分析程序中,审计师首先总是自发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以引导审计师的思维活动从而为客户未经审计的会计账户的异常差异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Koonce,1993)。思维模式包括客户会计处理方法的特点、产业特点、账户余额的错误频率、信息收集以及评估过程的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可以将审计师头脑中的知识与外部信息进行整合,以得到一个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心理学对思维模式的研究揭示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当面临一个问题时,人们首先提出一个较低效率的思维模式,然后不断地修正以解决该问题,但转变思维模式是困难的。认知心理学家调查思维转换时常运用提示的手段,以促进人们运用知识引导尽快地向高效率的思维模式转变。提示并不意味着完全给被实验者提供解决方案,作为一种工具主要用来观察研究个体面对问题时如何改变对关键方面的看法。心理行为学研究中使用提示激发实验者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同步运用口述研究法以追踪实验者的决策和思维过程,这为研究各种职业活动中人们思维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研究范式。Kplan和Simon(1990)使用该方法调查了人们在执行与审计有关的职业化任务中思维模式的转变过程,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提示以促进审计师连续性地由低效率的思维模式向高效率的思维模式转变,伴随着对思维模式转变过程的观察,可以再现审计师的思维和决策过程,从而帮助了解整个过程中被实验者所面临的困难和克服这些困难的途径。
二、审计师思维模式转换与分析程序
不断寻找高效率的思维模式对解决问题极其重要,而事实上,执行一个任务的过程中转变思维模式存在很大困难。审计师在执行分析程序过程中,同样存在转换思维模式的问题。在Biggs和Bedard(1991)的研究中,指出了提出和修正思维模式的潜在重要性,发现许多富有经验的审计师无法正确地解决分析程序所面临的问题。虽然这些审计师都具备一个合格审计师所应具备的知识,但在执行分析程序时,大多被测试者无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这是由于审计师最初对问题的思维模式是低效率的,没有能力迅速将自己低效率的思维模式转变成高效率的思维模式。为了调查这种解释的合理性,同时了解审计师思维模式的转换机制,Biggs和Bedard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要求审计师执行一个包含制造费用分配错误的分析程序任务,选用口述法收集有关审计师思维模式转变和决策过程转变的证据,并由新手来进行这项实验,实验进行过程中提示作为转变思维模式的诱因不断提供给被实验者,以激发其在执行分析程序中运用自己已经具有的知识以形成高效率的思维模式,提示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上同审计师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具体审计任务时可以获取的各种信息相似。研究发现,10个管理者中仅仅5个,11个富有经验的审计师中仅有1个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Bedard在另一项实验中则给审计师提出了一个任务,该任务中存货的错报导致了财务报表的许多不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审计师可以发现财务报表的不一致,审计师之间业绩的差异在于如何将各种信息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可以解释异常波动和生成恰当假设束的思维模式,正确地解决了问题的审计师都能将关键性的审计线索整合为恰当的思维模式,因此Bedard认为在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模式的辨认是关键的一步,如果审计师无法认识到这一点,将无法成功转变思维模式,分析程序的执行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审计师思维模式偏误成因及其对策
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对提高分析程序绩效,达到预期执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思维模式偏误会直接影响分析程序的执行结果。造成思维模式偏误的原因包括: 第一。审计师的主体因素。认知心理学认为,在执行分析程序的过程中,有限的信息加工和收集能力必然导致包括对确定非正常波动以及寻找异常波动原因在内的审计判断产生偏误。首先是记忆的局限性。人类的记忆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审计师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只能是以往经历过的所有审计事项的一部分,是经过短时记忆过程的遗漏和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过程中遗漏后的剩余部分,因此是不完整的信息和经验。从该角度可以更清楚地理解经验对执行分析程序的意义。其次是知觉的局限性。审计师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在各种审计经验中,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对审计师的刺激最强烈,因此对分析程序绩效意义最大。最后是知识的局限性。正确的审计分析判断建立在审计师完善知识的基础之上,知识的完善程度取决于其真实性、稳定性和普遍性。 不同个体其知识的真实性、稳定性和普遍性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对形成思维模式的影响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