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审计实体和审计程序质量检查并重的途径
目前,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主要围绕6号令第六条至第八十八条,以审计方案质量、审计证据质量、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质量、审计报告质量及审计档案质量为单元,以每单元的要素、内容、记录、格式、手续为重点,突出逐个审计实体的质量督查,促进了单个审计实体质量的提高,对单元间关联性检查、审计实体和审计程序整体质量的查控有待加强。
《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审计机关审计项目控制办法对审计机关的审计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项目组成审计组→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按照规定时限和条件制送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并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按照规定时限提交审计组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机关审议出具送达审计报告和审计处理文书→审计执行→审计档案整理。执行审计程序的过程均有相应的审计实体产生,审计实体直接或者间接成为审计程序执行情况的载体。通过检查前后关联程序审计实体的对应关系和一致性,是增强审计项目整体质量的新路径。主要包括以下15个方面:
(一)审前调查记录、审计方案及审计方案调整与审计实施情况相互对应。(二)审计实施方案(包括审计项目调整方案)的范围、内容、重点、步骤、进度与审计日记审计事项、审计报告记录、反映情况相互对应。(三)审计工作底稿内容与审计证据内容相互依存、对应。(四)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反馈意见及被采纳情况与正式审计报告相互印证、对应。(五)审计文书编制依据的使用要求应规范一致。(六)审计项目名称及其相关发文号在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报告以及相关审计的复议、听证和行政处罚文书中应当一致。(七)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日记的审计组成员应当一致。(八)审计进点时间在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报告的表述应当一致。(九)审计报告的处理处罚意见与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与审计业务会议决定应当一致(十)归档的审计文书与被审计单位持有的审计文书应当一致。(十一)审计事项在审计方案(包括审计调整方案)、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一致。(十二)审计实施现场时间、资料整理、审计报告编制、审计复核、审计文书送达时间符合时限规定。审计取证形成时间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当日或此前、审计工作底稿形成时间在审计报告完稿当日或此前;送达回证签收时间应当符合规定时限。(十三)审计定性处理依据配套。包括:审计定性处理法规适用时限与审计事项发生时期一致;审计定性与处理处罚依据一致;自由裁量权限于处罚并规范、杜绝无限制应用《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其他处理条款。例如,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条款定性审计查出的问题,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其他纠正措施”进行审计处理,定性与处理处罚依据不一致,使用自由裁量权不当。(十四)审计报告的基本情况、审计评价、审计发现问题及处理、审计建议和意见、审计移送处理书的关联性也体现了审计实体的程序性问题。基本情况为审计评价和审计查处问题、审计建议和意见做铺垫;审计报告基本情况、审计发现问题及处理、审计移送处理书为审计评价提供证据,审计建议和意见是审计评价和审计查处问题的延伸。(十五)索引号,在同一审计项目或相关审计项目的审计证据之间、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审计汇总工作底稿与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之间相互依存、联系或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