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筹资问题探讨[2]
作者: 张月玲 孙晓蔚 王 静 编辑:admin 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08-01-13 点击数:2881 正文:【
放大 】【
缩小 】
简介: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处在政府包办、单一拨款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过渡阶段。我国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国家资金、社会资金和学校资金。笔者以下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高校的主要筹资渠 ...
(三)学校资金。学校资金主要包括校办产业收入及科研服务收入。
1、校办产业收入。高校从校办产业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校办产业返还的工资、福利和上缴学校的资源占用费及利润。发展校办产业,对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职工待遇,增强高校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创办校办产业的目的是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因此,校办产业上交学校的利费成为焦点。从下表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4年间我国校办产业数减少了888个,但收入总额及上交的利费却呈现上升趋势,增长了0.68亿元。虽然增长的绝对值不大,但相对于校办产业数减少来说增长幅度已经很大了。
2000年~2004年度全国高校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对照表
年
度 |
企业数 |
收入总额 |
利润总额 |
净利润 |
上交税金 |
上交学校利费 |
(个)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2000 |
5451 |
484.55 |
45.64 |
36.04 |
25.42 |
16.85 |
2001 |
5039 |
602.98 |
48.17 |
35.32 |
28.41 |
18.32 |
2002 |
5047 |
720.08 |
45.93 |
35.33 |
36.28 |
17.24 |
2003 |
4839 |
826.67 |
42.98 |
27.95 |
38.69 |
18 |
2004 |
4563 |
969.3 |
49.93 |
29.53 |
48.66 |
17.53 |
校办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办学经费的不足,但也存在种种不足。如校办产业的各种税收优惠及减免税政策执行难度大;国家给高校的减免税数额有限;由于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产权不明晰等制约因素,除少数高校的校办产业为学校作出较大贡献外如北大方正集团、清华紫光、武汉凯迪电力、江西中医学院江中制药厂等,大部分校办产业在经济上没有为学校作贡献,有些还拖了学校的后腿,甚至给学校造成损失。
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转变校办产业经营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具体而言:
首先,正确处理校办产业的产权问题。对校办企业占用学校的房产、地产、信誉、无形资产等,通过评估后作为学校股份入股分红,或让校办企业租赁使用,定期交租金。
其次,校办企业享受国家减免的税额应足额上交学校,以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
再次,及时制定校办企业财务政策、企业上交学校的利润指标及分配政策等。
最后,对校办企业定期审计,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账外账,准确反映企业效益。
2 、科研服务收入。科研服务收入主要指高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科技项目、开展科技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科研收入。学校的教学服务和科技服务以及其他有偿服务属于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目前,此项收入在高校自筹经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来源渠道也较稳定。如高校可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的科研合作,应企业的要求承接科技项目,与企业搞联合科技开发与协作,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中,产生经济效益;对于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可定期对其开展科技咨询及技术培训活动,帮助其提高技术力量和水平,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等。随着高校科技产品及成果的不断开发,高校要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运用法规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即对新开发的高科技产品申请专利,申请专利后即兴办实体或重金转让,从而弥补高等教育经费之不足。
除以上几种常见的筹资方式外,我国高校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一些新的筹资方式。如创建高等教育基金、吸收社会捐赠、发行教育债券、开展BOT项目融资等等。
随着高校之间办学资源、学校地位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高校的筹资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高校而言,良好的筹资方案及政策支持不仅可以使高校名誉大增,还可以大大增强其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
参考文献:
[1]徐光宇:《高校筹资方式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2]沈红:《美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3]钟宇平、陆根书:《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另类选择》,《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12期。
[4]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版。
[5]张云帆、陶炳海:《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浅谈》,《社科纵横》2002年第6期。
[6]王萍:《高校多渠道筹 资思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