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作者: 严 瑾 编辑:admin 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07-12-23 点击数:1506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企业集团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组建企业集团,对于促进生产结构的调整,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群体优势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 ...
  企业集团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组建企业集团,对于促进生产结构的调整,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群体优势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的发展还正处于初级阶段,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还不成熟,在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以及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失控等原因,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出现了财务监管失控、工作效率低等状况。具体而言:
  一是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不适应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投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加剧了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其表现为:财务管理主体单一;没有建立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人力资源会计框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在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会计政策规范等方面,都必须摆脱旧的经济环境,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的会计模式,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并付诸于实践也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体制不符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导致财务管理还存在很多缺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虽然经过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在某些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财务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重使用价值实物管理,轻价值综合管理;重资金总量筹集,轻筹资结构安排;重生产成本管理,轻资金成本控制;重事后总结,轻事前预防。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必 须针对上述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企业财务管理重点的战略转移,开拓企业财务管理的新领域,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财务管理体制,以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营运经济效益。
  三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不成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事件频频发生。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控制失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而导致会计控制系统失败所造成的。一则没有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则没有重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则没有适应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四则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协调;五则忽视了企业内部监督,忽视了内部审计作用;六则没有加大外界的惩罚力度,加强社会监督。
  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我国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企业集团功能的发挥。笔者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以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为背景,从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出发,加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协同,使责、权、利三者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强化对某具体财务事项的全方位管理与控制,从董事会、经营者、财务经营者乃至每个员工的责权利关系角度出发,通过他们间的相互牵制与相互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使企业集团的内部财务控制高度协调和统一。具体而言:
  第一,树立人本化的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1)建立多元化的财务管理主体。按照“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理论,企业的理财主体应进一步细分和多元化。这里所说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与某企业有一种或多种经济利益的个体或群体,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企业之间拥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约的关系,包括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政府、顾客等;另一类包括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及所在社区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财务要求都应被看成是企业理财的重要内容。(2)财务管理主体应由实体转向虚体。财务管理主体是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实体,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具有独立的物质利益的经济实体,这种实体是有形的、相对稳定的。但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推广,出现了网上虚拟公司这样的企业形式,而这些虚拟公司往往只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战略联盟,合作目标完成后迅速解散,从而使财务主体显得虚拟化、模糊化。(3)建立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人力资源会计框架。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历史跨越,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因素。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经济形态,知识将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之后的第四种生产要素,并以其重要性跃居于各生产要素之首。据一些学者测算,二十世纪初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在5%~20%,而如今已达60%~80%,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知识经济昭示着一场正在酝酿中的生产力革命以及未来的经济格局,人力资源也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必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权益进行真实的反映和计量,不仅克服了传统会计核算的不完整性,而且也使得现有会计理论和技术方法及管理手段更加完善。在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系统内,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组织的一项首要经济资源,并视同一项最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控制,劳动者不但获得自身价值的补偿、人力资源产权权益的体现,还将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参与企业最终剩余价值的分配。更大地弥补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不足的缺陷。
  第二,改进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一要重视价值综合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企业的经营方式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企业财务工作正面临着由只注重对经营活动的记录、整理、核算、分析、检查的会计管理向以综合管理为基础,注重企业资产合理配置、资本有效运用的财务管理新模式转换。现代企业制度就要求我们在思想观念上提高对新形式下财会工作的再认识,树立资产经营的观念,构筑财务管理框架,规范管理行为,注重对新时期企业财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分析与管理,增强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综合管理作用。二要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下,摆在企业面前最主要的问题有:如何调整企业的资金储存量、流量,强化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优化企业内部资金配置,有效地权衡其流动性和收益性;合理安排筹资结构,权衡三大杠杆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权衡其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因此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应当成为企业集团目前财务工作的重点。三要强化事前预算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采用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财务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必须克服过去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消极依赖心理,要根据多变的市场状况,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事前认真按资金需求动态编制资金预算,避免因事先无资金预算,急需用资金时匆忙筹资,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导致企业资金管理的恶性循环状况。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也给财务管理工作创造了广阔的前景。因此,一方面要注意适时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同时要有步骤地开拓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新领域,提高企业资金营运的经济效益,最终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第三,加强和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环境,构建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框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5部分构成。在构建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中,应分步走双管齐下,采取政府宏观指导和企业自身逐步完善相结合的战略。 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在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基于我国目前的状况,必须对我国上市内部控制环境加以优化和改善才能达到遏制造假事件的频频发生。
  1、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我国企业的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中严重缺位,这对改善内控环境是极为不利的。而要改善此种状况就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就要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引入外部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就要明确董事会的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加强内部管理控制。这些专门委员会应包括审计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价格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等 ,应由专门的董事充当这些委员会的委员,使其在内部审计、预算编制和控制、对外采购、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投融资决策等一系列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活动中发挥监控作用,只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及保护所有者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沟通和感情的交流,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膜。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集团形成强有力的群体,并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从西方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离不开一个完善与成熟的经理人市场。经营者在企业集团处于多重代理链的中心环节,对其不能仅仅实行固定工资制,而应进行激励,即让这些人力资源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在固定的年薪之处还分享企业的超额利润, 可建立估计经营型人力资源价值模型激励经营者。 同时,还应注意协调激励与监督机制,保持经理层的稳定性与公司政策的稳定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
  3、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集团还要对人力资本分配利润。职工作为企业产生利润的主要因素,也理应作为劳动力、智力的投入者分享企业盈利,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促使企业最大程度地挖掘职工的潜能,合理进行决策,以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资本利润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我国的企业收益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各地对企业经营者收益分配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不少企业已开始试行经营者年薪制、股票期权、期股等制度。如根据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年薪及持股情况的调查,到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年薪平均值为81595.75元,在高管年薪排行前20位的公司中超过50万的有10家。而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平均值为126600元,比2000年提高了55%,在高管年薪排行中前20位的公司均超过了50万元。这充分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整体水平提高较快。深圳华为公司是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最典型的范例。华为公司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认为是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知识和能力可以转化为资本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这就是华为的“按知分配”,既分得(工资、红利、奖金等),也分权(如股东、职权、机会等)使知识资本同样具有剩余索取权。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说“如果我们坚持全部资本归属最初的出资者,我们就否定了劳动对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拥有权,否定了智力(或知识)投入的剩余拥有权,公司就很难吸引、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4、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当今社会经济环境风云变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任何一个企业乃至其中的各个责任中心,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诸多风险的侵袭。企业集团应及时识别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并针对每一种风险采取科学的措施防范,使企业规范风险,减少损失。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
  5、加强企业集团的内部监督,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转化内部审计的职能。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地执行且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所谓监督是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的执行过程进行恰当地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对内部控制的某个薄弱环节加以必要的修正。监督对于内部控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缺乏严格的监督,再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意义。监督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审计机构实施的独立监督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因此,要提高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和权威性,否则只是形同虚设。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变到对企业集团的管理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
  6、加重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从而增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同时,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使注册会计师谨慎执业,并在执业中保持规范性和独立性。
当前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机制还不十分成熟,如何协调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职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企业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科学管理方法特别是财务管理方法,企业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真正建立,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就不能稳步提高 ,因此企业集团必须在这些方面花大气力,下大功夫。
————
参考文献:
[1]李心合:《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会计研究》2001年第10
期。
[2]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会计研究》2001年第2期。
[3]西奥图·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祁怀锦:《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会计之友》2006年第4期。
[5]梁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会计之友》2006年第6期。
[6]王庆成:《财务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