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面人”现象谈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发布时间:2007-03-18 点击数:219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关键词:“双面人”,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主要内容:从“双面人”现象入手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时代内部控制存在的若干方面的问题,找出了在经济活动中出现身兼双重角色功臣与罪犯的“双面人”产生的根源,阐述了这种现象对企事业的经济危害,并指出了加 ...
关键词:“双面人”,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主要内容:从“双面人”现象入手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时代内部控制存在的若干方面的问题,找出了在经济活动中出现身兼双重角色功臣与罪犯的“双面人”产生的根源,阐述了这种现象对企事业的经济危害,并指出了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还谈了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及其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   所谓的“双面人”是指功臣与罪犯双重角色并存,在某一地区,某一单位,他们即是本地区本单位改革开放的功臣又暗地里从事着顶级的腐败犯罪活动或者是在一个阶段他们曾是改革的功臣、著名的企业家,而后坠落为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典型,身兼两重角色,打着改革开放的恍子,以功劳和名誉来掩护肆意贪污、受贿索贿、腐化堕落和从事违法乱纪活动,他们把功劳和荣誉当成犯罪和腐败的通行证和保护伞。例如:黑龙江省石油公司原总经理刘佐卿向国外转移资金1亿多美元,在国内投资中至少流失人民币1亿元,游离帐外的国有资金3.6亿元,事发后带一家八口外逃,而此前他是拥有石油系统的“劳动模范”,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的“经营大师”等多项桂冠的“著名企业家”;又如:甘肃省机械厅原厅长李连维曾获得过“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特级劳动模范等几十种容誉称号,曾经为国家做出过突出贡献,就是这样一个光环罩身的领导干部在1992-1994年间收受现金贿赂245万元,以及高档家具、钻石项链、劳力士手表等物之后,又违法借款给个人,给国家造成4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再如:武汉市中国长江动力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志安,将长江动力集团在菲律宾投资兴建的注册资金为50万美元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的电厂从一开始就以个人名誉注册,逃到菲律宾后“合理合法”地将该厂据为己有,而在他逃跑之前头上曾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武汉市特等劳动模范”、享有政府津贴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桂冠”;还有吉林省总工会原副主席薛景文,在1985年2月至1992年12月任国有大型企业石岘造纸厂期间,共贪污公物折合人民币14万元,在他因贪污受贿被捕时,头上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等“桂冠”。这些沉甸甸事实都说明了些什么问题呢?除了这些人本性贪婪、无直径追求金钱和享受及腐化堕落生活的强大欲望之外,权利的绝对统一和过分集中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及某些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无效或内部控制制度的“两面性”都给他们违法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兼有功臣与罪犯的“双面人”都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实权的头号人物,他们之所以发展到这一地步,可以从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去找些根源。有人说,贪婪是人类的本性,贪污腐化是权利欲望过剩的文化扭曲现象,需要机会,也需要环境与之配合,当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时,贪污腐化就变成现时情况。所以无论任何人,无论他的权利有多大,荣誉有多高,名声有多远,都要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个人的权利和行为得不到制约,说明这个经济环境也存在问题,他危害了社会,最终他自己也是受害者,腐败犯罪的产生也需要一定的土壤,就象细菌的繁殖一样,我们不能不加思考地去用抗菌药物,必须去找产生细菌的根源和整治细菌赖于生存的环境卫生。越权、侵权和强权甚至滥用职权是贪污腐败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个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完全依赖于企事业单位的“权责明确”和透明的民主监督机制,越权、侵权或滥用职权现象严重破坏了这种权责明确的内部控制体系。而这些打着改革开放幌子以功臣自居大肆进行贪污受贿的行为,将功劳与荣誉当成犯罪与腐败的通行证和保护伞现象也正说明我国企事业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缺乏控制和监督机制,或存在薄弱环节和较大漏洞。 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弹性过大,原则性太差,内部控制制度有可能不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单位的实际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有利于他们自己发财成名。越权、侵权和强权甚至滥用职权的行为缺乏控制与监督,如武汉市中国长江动力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志安,将长江动力集团在菲律宾投资,以个人名誉注册,将该厂据为己有,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能约束单位涉及经济活动的所有人员,只能约束从事经济活动的一般人员,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权力的高度集中及过分统一制约了单位内部控制的落实和执行,并且使内部控制的决策和执行得不到有效监督。功劳与荣誉成为贪污腐败者的保护色,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执行受到人情、关系网、名人效应、利益关系的严重干扰,使得有功劳与荣誉的名人不受内部控制的约束,有了这些功劳与荣誉,他们就可以依靠权力和政府的支持,摆脱了企业内部的控制与监督。 三、内部控制制度在某些企事业单位没有涵盖单位内部涉及经济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各个相关岗位,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控制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预付款、筹资、销售预收款、成本与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又要落实到预算、投标和发包承包、施工和验收的各个环节,以及企业内部的采购付款合同鉴定、销售、投资、筹资、定价、信用管理等各个环节。从以上几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劳动模范”、“经营大师”、企业精英往往头脑比较灵活,利用手中的权力钻了企业内部存在漏洞的空子。 四、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结合得不够好,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既相互交叉又相互配合,也会相互渗透,在极少数情况下,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也会发生抵触和矛盾,包括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时,选择实行会计控制与其他管理控制的先后顺序时,如果从企业大局出发,应当划分问题的性质和风险程度的大小,进行有效地选择,如果会计风险较大,暴露出来的问题性质较为严重,则应当首先选择执行会计控制。从以上几个案例来看,他们曾是优秀的企业家、经营大师,抛开他们贪污受贿的行为不说,在投资过程中,为什么会失败,造成巨额资金的流失,就说明在他们的经济环境中,管理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肯定出了问题,当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出现矛盾时,往往是优秀企业家或管理大师的控制理念占了上风,脱离了内部会计控制,加大了投资风险,违背了内部控制规律造成的。这也是双面人现象由成功到失败的一个原因。 五、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范围的调整和管理的要求的提高而完善。使得“经营大师”或“管理大师”、著名企业家的超常规的经济行为游离于单位的内部控制之外,使他们在经济活动中有机可乘,捞取个人好处,无形中加大了投资的财务风险,甚至给单位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六、“双面人”现象说明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搞的是“人制”而不是“法制”,在他们的经济环境和思想意识中,根本没有内部控制的概念,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把国有企业当作自己的私有企业,自己说了算,这当然容易取得成功,但当他们取得成功后,功劳、荣誉、地位、明声随之而来,权力越来越大,这时,权力就更得不到制约、控制和监督了,人贪婪的本性就会暴露出来,必然会出现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必然会损害单位的利益。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以上几个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双面人现象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七、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还有个别企事业单位的“双面人”,“著名企业家”、“经营大师”打着改革的旗号,为了达到贪污受贿的目的,肆意设法消弱本单位的内部控制机构、岗位及内部控制环节,使内部控制涉及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成了问题,各部门缺乏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使内部控制的建立建全及有效实施成了空话。 八、“双面人”掌握了企事业单位的绝对全力以后,他所在的单位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有了双面性,表面上看,单位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各种岗位责任制都很健全,悬挂于墙,实际上只是用于应付上级检查及各种评估和达标活动,表面上健全的制度,“先进集体”、“文明守法单位”的牌扁也就成了该单位从事各种违法乱纪活动的保护伞。在这种经济环境中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会置法律法规于不顾或学会了变通处理的方法,有钱能使鬼推磨,出了什么事都能用金钱摆平,自己说了算,最终导致集团腐败、集体舞弊现象。 九、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属于管理控制范畴。应该注意的是:内部控制是规范经济活动的手段,并不是经济活动的本质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控制本身会阻碍人的创造性思维。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部分企业产权性质等根本问题的解决也是为了让企业本身的发展具有活力,而影响企业发展活力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企业制度的建设。因此,内部控制的实施不能扼杀企业的发展活力,不能禁锢管理着和经营着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说内部控制不能过死、一成不变,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和改革的形势,不能走极端,既要在大的方面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又要适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内部控制也是一把双刃剑,单位的前途命运及企业家有可能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拿前面列举的几个案例来说,这些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犯罪分子不一定在开始全都是贪污腐化、违法犯罪者,那样他们也不会得到那么多荣誉称号,有的是经过几年的创业,事业成功后,功劳、名誉、地位、权力随之而来,贪婪的本性也就暴露出来,这就是说,他们之所以过去曾经取得成功,获得经营大师、著名企业家的称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经营思想不受任何企业内部控制的约束,可以放开胆子,而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没有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所以我们的国有企业必须从这些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内部控制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掌握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既要保证内部控制在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漏洞,又不能使内部控制死板、教条、不合时宜,制约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创造性思维和企事业的发展。 总之,“双面人”现象在过去屡见不鲜,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在现在或将来的经济环境中也不会自行销声匿迹,尤其是这种人掌握了绝对权利以后,没有暴露身份以前会严重干扰和制约着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从而加大企事业的经营和投资风险,而一个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及前途和命运。 参考文献: 2005年11月5日西部商报文章:“双面人”的本来面目。 蒋燕辉著《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2002年6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