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5-07-06 点击数:2313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四川省农发办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将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条件约束之严峻。而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和畜牧养殖大省,我省生猪产量一直保持全国第1位,年出栏7000余万头,规模养殖场达到21万余家,奶牛、肉兔、蛋鸡 ...
  四川省农发办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将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条件约束之严峻。而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和畜牧养殖大省,我省生猪产量一直保持全国第1位,年出栏7000余万头,规模养殖场达到21万余家,奶牛、肉兔、蛋鸡等畜禽养殖也很集中。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据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省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550万吨,尿液产生量570万吨,而种植业超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地力严重下降,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因此,在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尤为迫切。顺应这一需求,四川省农发办早在2011年就安排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以种养循环农业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5年累计投入省级农发资金2.6亿元,支持了种养殖业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林下养殖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127个,得到了项目区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分管省领导和国家农发办的高度肯定。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学谋划,规范运作。2011年,在资阳市开展“猪—沼—果”种养殖业间循环农业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省农发办组织省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对四川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财政支持政策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证明,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间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切实可行的。2013年,在总结洪雅县等12个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资金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扶持重点、基本原则及目标、财政资金使用范围及补助标准、立项程序、建设方式、验收及管护等具体要求。201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在全省全面推开,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规范作指导,省农发办组织省畜科院、社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开展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专题研究,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和规模、种植作物和规模,制定了不同的循环模式和投资标准。同时,还要求项目县要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比如广安市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洪雅县就制定了《洪雅县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和《洪雅县农业循环经济设施管护办法》。
(二)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时任分管农业的钟勉副省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亲自担任《四川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课题组组长,指导课题研究。现任分管农业的曲木史哈副省长多次到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区调研和指导工作。省环保厅、社科院、畜科院、农能办、四川大学等省级各部门和单位通力配合,在农业循环经济政策研究、项目规划、专家评审、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的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比如洪雅县就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同时,每年将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三)勇于探索,创新驱动。除了探索种植业利用畜禽养殖业沼液管网灌溉的有效途径外,我们还积极探索林下养殖、稻田养鸭等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广机播机收油菜品种,在油菜机收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探索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国内外现有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以防污治污为主要目标,不能完全满足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我省部分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设施设备创新和技术改良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比如洪雅县由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鼓励新发明,推广新技术,成功改良牛粪干湿分离、沼液固液分离、粪污管道防堵等技术10余项,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四)建立机制,保障运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农发项目,设施设备容易腐蚀,管护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必须充分考虑环保、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建后管护机制,将责、权、利明确到每个环节,建立有人管理、有人维护的长效机制。以洪雅县为例,奶牛场每天沼液产生量450立方米,以前汽车运输成本每方9元,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后,沼液通过管网灌溉农田,每立方米沼液提取3元日常管护费,有专业维修公司用于沼液灌溉管网的日常维护,提取3元准备金,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设施设备损毁修复以及二次污染赔偿。
二、取得成效
(一)实现一个目标。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有效避免了农村面源污染,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畜禽粪污零排放、生态环境零污染”的最终目标。据统计,所有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畜禽粪污排放量200万余吨,提高畜禽粪污利用率70个百分点以上,减少化肥农药投入4500余万元。
(二)完善两套循环。一是沼液通过管道输送直接还田、还草、还林,实现循环利用。二是沼渣作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改良了土质,实现循环利用。
(三)探索三种模式。一是沼液循环模式,即“畜禽粪污→沼液→管网→种植基地”;二是沼渣循环模式,即“畜禽粪污→沼渣→有机肥→种植基地”;三是沼气循环模式,即“畜禽粪污→沼气→农户”。
(四)实现四项突破。一是生态建设理念突破。打破了“就污染治污染”传统模式,实现了变废为宝,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二是产业联动发展突破。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补充、互为利用,推动了单一性产业向复合型产业转变。三是农民增收取得突破。改变了种养殖业低收益现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四是循环技术取得突破。在牛粪干湿分离、沼液固液分离、粪污管道防堵等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
三、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拓展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范围。农业种养殖品种多、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必须不断扩大范围。一方面,项目涉及畜禽品种由规模化生猪、肉牛、奶牛养殖逐步拓展到规模化肉羊、肉鸡养殖。另一方面,探索循环模式由种养循环逐步拓展到利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
(二)进一步细化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局部试点到面上逐步推开,建立规范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显得尤为迫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循环模式、技术应用、工程标准、效益分析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形成规范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体系。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引导。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引导大家树立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

  • 标签: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