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借贷:当现实遭遇法律
发布时间:2007-03-20 点击数:1984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摘要]:企业间借贷已经是公认的社会长期存在的民间经济行为,然而对此行为在法律上与现实状况却产生冲突。本文通过案例从法律和财务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间借贷会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使其合法化的意义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企业间借贷;法律约束;财务影响;建议措施。 引例: 面对 ...
[摘要]:企业间借贷已经是公认的社会长期存在的民间经济行为,然而对此行为在法律上与现实状况却产生冲突。本文通过案例从法律和财务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间借贷会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使其合法化的意义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企业间借贷;法律约束;财务影响;建议措施。 引例: 面对一个好的项目,却苦于资金的周转困难,A公司向B公司签订借款合同,以借入一笔资金解其燃眉之急。合同约定:A公司到期还本付息(借款利率同银行利率)。 对于上述引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析: 一、 法律分析 企业间借贷是指没有金融业务经营权的企业之间互相拆解资金得民事行为。其判定主要依据: 1该借贷事项发生在两个企业法人之间,且两个企业法人均无金融经营权; 2 拆借物是资金而非其他; 3 借贷是企业法人的真实意思。 根据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弟61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最高院《关于企业互相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的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规定:对企业之间互相借贷的出借方或者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出借方尚未取得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依法向借款方收缴;另《非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法》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等都明确了企业间借贷合同违反我国金融法规,属于无效合同,对其产生的后果,由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显然,上述引例中的A,B公司之间的借贷活动是违法的。 但我们又从相关的法律中发现:税法并未对企业间借贷予以全面否定。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中规定:纳税人向非金融结构贷款的利息支出,纳税人经批准的集资利息支出,按不超过金融结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水平范围内的部分在当期税前扣除。 由上可以看出:税法是在承认既定的企业间借贷的基础上,允许其借款利息支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在税前扣除,并没有彻底否定企业间借贷。还有合同法也没有明确禁止。 法律风险与后果: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当前法律的有关规定,尤其是最高院的批复:保护出借人的本金,向借款人收缴相当于银行贷款的利息。这样,对出借方其实根本没有处罚,对借款方也只是正常的利息成本支出,也不算是罚款。但若涉及借款方无力偿还本息的时候,出借方的风险将会加大,情况也会变得复杂。 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间借贷,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将会损失国家利益,对社会经济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据相关报道,高法院曾就企业间借贷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建议放开企业间借贷。相信随着立法进程的加快,新的规定会出台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二、财务分析 企业借入资金,(账面反映:借:银行存款 贷:借款),同时期末预提利息,进而减少了企业所得额(税法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企业可以扣除相应的利息)。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间借贷,无疑是企业筹资的一个渠道。特别是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大背景下,甚至有时它将是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因此,若将企业借贷合法化,更能体现国家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扶持。 从企业资本结构的角度:因为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假设总的借贷利息支出为A,可扣除的利息支出为B,则企业的净现金流计算如下: B×33%-(A-B)×33%=(2B-A)×33% 所以,若B>0.5A,就会产生正的现金流入。故从税收和资本成本来看,企业间借贷可以导致资本弱化。企业权益资本向债务资本倾斜。如果两个企业签订的投资合同向债务合同转化,同时附加赋予投资方相应的管理权限和承担必要的风险。对债权人而言,享有经营权和债权利益;而债务人则可以享受税收和资金的利益。这样的合同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资本的作用。但由此产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毕竟,财务杠杆的运用和相关的法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以上从法律和财务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间借贷会产生的影响。正如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所言:“一直以来企业间的借贷现象就没有停止过”。它是否违法,该不该取缔,困扰着企业和有关的中介机构(CPA)。其实,我们可以本着“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理念,采用合理的程序与相应的措施使企业间借贷合法化。 在我们取消对企业间借贷法律限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有关委托贷款的业务,同时引入担保,抵押等手段加以规范。例如:引例中的A通过银行指定B为其借款人,A ,B签订法定的借款合同,视情况采用担保措施。此过程中银行起到了监督和公证的作用,并以收取手续费的方式经营此业务。另外,CPA审计应该充分估计和披露由借贷产生的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放开企业间借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何时放开,如何放开,一定要切实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在转型经济国家,放开金融管制,实现市场化配置稀缺资本将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解决先后次序,需要掌握好一个合理的“尺度”。   企业间借贷的基础是商业信用。在转轨时期,信用体系尚不健全,银行信用居于全社会的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普遍低下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既要保持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又要逐步放开各种金融管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