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审计论文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发布时间:2014-09-17 点击数:1575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法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收支活动持续增加,对其进行监督显得越来越必要。行政事业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法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收支活动持续增加,对其进行监督显得越来越必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的有效手段。

一、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自我约束、规范财务管理活动的必要手段。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加大自我约束力度,杜绝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而隐藏的“小金库”“账外账”等违法现象,防止舞弊行为,规范内部财务管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合法。

(二)内部审计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保证。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可以保证运作过程中对单位资产状况有客观真实的了解,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规模和运营情况,合理配置国有资产,防止不规范的利用国有资产出租、投资赚取个人私利等违法现象的发生,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三)内部审计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能够激励员工高效管理资产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全党全国都在进行反腐倡廉,开展内部审计有利于监督本单位领导的经济行为,遏制腐败产生,促进单位廉政建设,同时也能提高职工的法制意识和领导的经济业务素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待提高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认为本单位的发展有国家财政做后盾,且财政部门也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又编制了部门预算,其发展前景如何并不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觉得开展内部审计意义不大,甚至没必要,敷衍了事地组织审计工作也只是应付国家的制度规定。这种领导层的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不仅在机构设置上不健全、缺少制度建设,而且所配备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远达不到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人员也不愿意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内部审计的监督完全流于形式,发挥不了作用。

(二)目标不够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总体目标而展开,并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现实往往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脱离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目标,从而使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虽然有些事业单位也制定了一些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未对审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解析,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形式大于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

(三)缺乏制度支撑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用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是内部审计业内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执行依据是国家审计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等,有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也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应形成规章制度。这些审计制度在前瞻性、稳定性、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一定欠缺,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管理上有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的工程相关审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对此类审计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保留成功经验部分、去除不适用内容、增加审计管理新理念。

(四)独立性不够目前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大多是在本单位领导下开展工作,属于同体监督。在内审过程中肯定会与本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员利益起冲突,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难以得到保障。有的领导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使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开展或流于形式。此外,当前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一般应具有财务、会计、统计、审计、法律等多学科知识,而我国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一般为财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和审计业务知识,降低了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认识内部审计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内部审计既可起到纠错作用,也能为今后防错发挥警示作用,对腐败行为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由于机构设置的附属性和人员编制的特殊性,内部审计往往能更方便地发现单位内部存在的潜在问题,这比其他任何检查监督工作都更有效。管理层应该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将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提高到战略管理层面,承认内审的地位,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给予强有力的权力和物资设备支持,强化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二)明确目标内部审计工作要围绕本单位的总体目标而进行,以改善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为目的,要深刻领会到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监督是手段,其本质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

(三)健全制度内审制度是开展内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定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切忌搞只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难以操作的制度,使内部审计制度真正能作为可靠的工作依据。

(四)完善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改进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和手段。第一,拓宽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内部审计不仅要对单位财务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而且还要对资金效益、管理漏洞、制度健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价。第二,提高内部审计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审计的效率。第三,推进内部审计技术。将财务审计和风险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增加对财政资金的绩效、决策评议和经济责任的审计,对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也要进行监督和评价。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不仅要处理好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且要从本质出发,深入分析原因,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五)提升素质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审计工作能否客观、公正、权威地开展。因此,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非常重要。一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化水平。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通晓法律、建筑工程、计算机、金融等方面知识。内审人员要不断改善知识结构,适应工作需要。二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道德修养。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外,还要树立正确的个人操守准则、正直品质以及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三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单位除了要求内审人员参加财政部门规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外,还要积极鼓励其参与最新财经、审计法规的专业培训,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全面考察,增强其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以更好、更快地提高其审计业务技能水平。

责任编辑:

  • 标签: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