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固定资产是中小学进行教学、教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的物质保证,是学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中小学固定资产的数量和总值也大幅增长。管好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对于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师生爱护公物的道德培养等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的涵义
中小学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分为六类: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另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中小学固定资产的使用人群主要为学生和老师,与其他事业单位相比有着明显的特征。一是有大批单位价值很低,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同类物资,如课桌椅、实验器材、体育器材、音乐器材、美术器材等,这类资产单位价值低,都是校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必需品,直接使用者为学生,损毁率较高,管理难度大。二是现代化教学设施更新速度快,信息化时代要求下学校的信息课程及信息化设备的使用越来越被家长和学生关注,学校的信息化设备需要和信息化课程匹配,更新要求比较高。三是无形资产的概念界定不明确。在现代校园网络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校园的软件开发和独立网站运作是普遍现象,但是,现行校园无形资产管理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部分管理概念相对较强的校园将无形资产纳入固定资产中核算。四是房屋及构筑物的入账概念不明确。校园的房屋及构筑物主要是教学用房和活动用房,小学、幼儿园的校舍房屋均为小区配套建设,都是交钥匙工程,办学者对于房屋建设情况了解不多,校舍房屋的建设者不够重视,资料大多不够健全,无法对房屋和构筑物正确核算,部分校园使用多年的校舍还是估价入账。此外,房屋的设计、建设和使用不是一个主体,各自职责不清,后期的装修量很大,装修、改建经费的入账依据不明确,使得房屋资产核算不够精准。
二、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1.固定资产管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近几年来,根据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已逐步开始走向规范化。下城区各个校园固定资产已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使用统一的软件、统一的编号、统一的处置方式,按年度进行清查和盘点,同时进行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大部分校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有所提高。
①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如:电脑键盘一直是比较容易损坏的资产之一,大部分电脑教室的键盘需要经常更新,而这几年,朝晖中学以信息教学和品德教育双管齐下,规范使用电脑设备,做到电脑键盘的使用寿命与电脑主机同步,取得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良好经验。
②固定资产闲置率下降。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以资产的登记情况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依据,资产的使用受到校园的重视,学校资产购置逐步趋向理性,校内资产闲置率下降。
③固定资产处置统一规范。根据资产报废程序及处置要求,报废的资产由财政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安排,经过这几年的实施,校园能做到按照程序操作,自行处置资产的情况基本杜绝。
2.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隐患和难点
①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权责难明确
作为教育部门,教学质量是生存的根本,很多中小学校的领导都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往往忽视了作为教育手段、工具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领导的不够重视直接影响到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大,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相对增大。另外中小学的经费来源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学校一直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重财轻物”的思想,学校内部各资产管理部门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松懈和混乱。而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各职能部门,对资产管理的考核,没有硬性指标,考核力度不大,无法正确评价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与否,从而形成学校固定资产管好管差一个样的局面。
②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素质难提升
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不强,各个小学、幼儿园的固定资产管理员通常由后勤或财务人员兼职,只有初中、高中设有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员,但管理员更换频繁。调研数据显示,下城区目前由财务人员兼职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占31.81%,不相容岗位出现同一人兼职现象;固定资产管理员从业年限平均7.45年,从业经验在3年以内的占55%,一年内换岗的占13.63%。除财务人员外,其他68.19%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对固定资产如何归类和编号,如何管理和处置,以及如何进行管理软件的操作都不太懂。兼职人员终日忙于应付行政事务,资产管理工作只占其日常工作量的一小部分,其业务水平仅停留在登记员的角色上,容易造成工作被动,增加部门间工作协调难度,同时也会加大管理成本,发生国有资产流失、固定资产使用年份减少、提前报废的资产数量增加等问题。
③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家底难清晰
在各项审计、检查中发现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及账账不符现象,造成校园固定资产总量无法核实。账实不符主要原因:一是保管人员更换时,交接手续不完善,造成资产的流失和账目不清。二是学校之间的分分合合,或是学校之间相互调用固定资产未按规范程序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造成账与实物不相符。三是资产使用者之间的调整、存放处室的变更等没有按规范程序办理,造成账与实物不相符。账账不符主要原因:一是房屋、建筑物完工之后,不经验收就投入使用,有的已使用多年,因工程的竣工决算未完结而没有办理验收入账工作,形成账外资产,部分属于行政调拨的房屋等资产,由于没有取得相关的调拨凭证或者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而且年代久远,无法找到经办人,造成入账不及时、不准确。二是设备购置、验收、资产保管、财务核算各项责任人各司其职,相互不通气,造成入账不及时。三是财务核算科目与固定资产管理明细存在脱节,使得财务核算无法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类别和数量进行,账账核对存在困难。
④资产购置不科学,绩效难体现
这几年中小学校对原有的教学楼、食堂以及电教化设备等大型硬件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修复、新建、购置,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为学校提供了较好的后勤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同时由于各校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的管理,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整体规范,资源共享,调剂余缺,物尽其用,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另外,在添置行政办公设备和电教化教学设备时,往往忽略自身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大、洋、全”,购置价格昂贵但使用效率极低的设备,造成功能闲置浪费;加之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不当,使用人员缺乏正确的操作知识,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也形成浪费。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达标,不依照实际工作需要,甚至是盲目攀比,贪大求全。有些项目建设不从实际出发,花钱不少,作用不大,形同虚设。上述现象的存在,使得资产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金的紧张与低效使用同时存在的“怪现象”。
⑤条形码管理不完善,数据难真实
条形码管理是近几年来固定资产管理的新办法,条形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账实、账账不符现象,但是,条形码的便捷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条形码易贴易撕,学生群体人数众多,条形码常见被损或私藏,给学校的资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配合条形码管理所需的扫描机,因价格较高,不少学校尚未配备,导致条形码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的思考
1.转变观念,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地位
学校资产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物资基础,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学校各种经济资源,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重视是工作高效的保证,首先要让学校领导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财政部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中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学校领导应该从实做起,建议:①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采购、保管员、财务组成,避免推诿、脱节等现象,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并贯彻落实。②重视管理队伍的培养,安排有能力、有水平的专职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注重本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充分给予各种培训机会。③建立固定资产的奖惩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奖评中,鼓励先进,促进后进,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除此以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员工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要革新管理理念,实行全员管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爱护、人人管理资产的良好局面。
2.提高素质,增强管理员人员的专业度
固定资产管理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资产管理的实际效果。要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设置资产会计岗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员有专业知识的要求,至少要求有相关经验,如仓库保管或档案管理经验等。其次,对资产管理要进行全面培训。建议国资部门将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程序、方法、要求作为培训的内容,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考核大纲,对于各位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岗位考核,考核通过者发予“固定资产管理员”继续教育合格证,并对固定资产管理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奖惩情况建立档案,实行年检。
3.完善内控,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各项制度,已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①建立请购、验收、保管、借用、处置制度。资产采购必须以财政预算为依据,取得固定资产,应由学校财产保管部门或专(兼)职管理人员验收,并及时将入库单等相关原始凭证送财会部门入账,同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领用、退回、保管、检查和维修制度。各学校的财务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各学校的专(兼)职管理人员设置固定资产实物账,相关使用部门(人员)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册)或卡片,并定期进行对账。每年定期由主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会同学校相关人员组成资产管理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发现盘盈、盘亏,应查明原因,报经国资部门批准后,将盘点结果的相关明细表册报送主管部门,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以保证账账相符、账簿(册、卡)相符、账实相符。②建立使用监督制度。借鉴图书借阅的经验,针对流动性比较强的资产及损坏率较高的资产,实施卡片跟踪制;借鉴入门卡管理理念,针对公用处室资产,实施入门登记制。卡片跟踪制,即每个可流动资产及维修率较高的资产配置资产使用登记卡,该卡随资产流动而登记,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数字化管理,对于使用超过期限的资产设置警报装置,提醒管理员进行催还,对于维修次数计划数的资产设置报警,提高使用者的保管意识。入门登记制,即公用处室的使用需要用一次登记一次,并对使用中产生的现象及问题都要记载,这样既方便统计专用处室的使用率,又可比较准确地确定责任人。
4.资产导购,增强固定资产购置的科学性
中小学、幼儿园的资产管理人员基本上都由教师改行而来,缺乏资产管理专业知识,对于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设备以及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价值没有全面的了解,致使部分设备购置后实际使用效果不佳,使用率不高,对资产统一管理带来困难,也给设备使用的培训带来不便。实施导购制,根据每年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为校园的资产管理者提供设施设备配备的建议和指导,将耐用的、实际效果好的设备介绍给学校,对效果不佳的、容易破损的、不易管理的设备不予接受申请,对系统中涉及的统一需求设置统一参数,进行统一招标,实施统一培训,统一纳入考核。实行导购制是对资产的事前管理,这样从来源控制既能延长教学设备的使用时间,也减少各个校园间的对比,使财政资金用到实处。
5.科学核算,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进行资产管理、核算的目的是取得准确数据、掌握家底,因此,要做到科学核算,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一是设置资产的明细核算科目,使其与固定资产管理类别相符,加强财务核算和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一对应性,便于财务账与资产账的账账核对。二是加强条形码的管理。扩大扫描机的配置范围,同时,建立资产跟踪、资产处室变更、资产处置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信息化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校园无形资产、房屋及建筑物的核算,通过建设部门、地方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加强对建设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校园法人单位核算的要求,实现校园固定资产核算数据的完整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