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三本院校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发布时间:2014-05-26 点击数:2078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一、三本院校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研究意义 回首上世纪末,国家教育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了大学的扩招。而作为承担着高校本科扩招任务1/3的三本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10年的《 ...
  一、三本院校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研究意义

回首上世纪末,国家教育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了大学的扩招。而作为承担着高校本科扩招任务1/3的三本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中强调了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的探索和试验,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努力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化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那么现阶段,我国已经具有丰沛的基础性会计人才资源,但是具备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高级精英型会计人才还是相当缺乏。在财政部颁发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裕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根据这一纲要,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基地,结合河南省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提升会计人才队伍整体水平,那么对三本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针对三本院校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2013年人事部公布了第二季度的人才市场相关数据:职位整体供需比例达到了1∶2.01,而会计专业的职位需求所占比率达到了4.02%,同比上涨了0.52%。同时,随着河南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省外以及外资企业进入中原市场,这就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扩招带来的人才饱和导致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三本院校,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确立适合于三本院校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河南省最早建立的三本院校,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自建校以来就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发展中,结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凸显了学校的“两证多照”的办学特色。学院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的优势,在2003年又设立较有特色的涉外会计专业方向,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由于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在培养人才方面还有所欠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特别是会计这种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打造更为专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1、现阶段师资队伍面临的基本问题

(1)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仅仅需要那些管钱记账的管家,而是需要能够帮助用人单位进行风险控制及获取利润的高素质会计管理人才。可是现在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来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途径主要还是来源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会计实战经验和理论基础。另外,会计教师队伍的能力不足体现在了教师本身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而不是指其职称和学历的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转变及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都有所提升,但是这教师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却丝毫没有改变,所以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特别是现在高校教师的引进一般都是来自于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是博士研究生,这种从学校到学校的师资虽然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丰富的会计实务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难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进而导致学生对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理解偏差,致使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脱节。

(2)教师缺少顶岗实习和进修培训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实践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绝大部分的三本院校为了节省成本,教师承担的课程任务都比较重,并且为了职称的评定,教师还承担着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量,使教师每天忙于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研究课题和发表文章之中,导致很多教师无暇顾及自身实践的锻炼。另外加上三本院校大部分都是自收自支的模式,为了节省成本,学院大部分会选择一些极少的免费进修机会提供给教师。并且三本院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较弱,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顶岗的机会给教师进行实践,特别是保密性较强的会计岗位,更是难以给会计专业教师提供实习的机会。这种现象影响了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教师教龄较短,人才流失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三本院校的师资构成一般都是由少量退休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和大量的年龄普遍偏低的专职教师构成。缺少中间层次的骨干教师。并且年龄较轻的教师一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培训,缺乏教学经验。这样的师资队伍系统知识结构不完善,整体知识的覆盖面较小,从而导致较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三本院校经费不足,不能像公办院校为教师提供大量的科研经费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流失一些引进的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这种情况对学生和学院的发展都是极大的损失。

2、打造专业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具体方法

(1)建立校内企业,提升教师实践技能。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具有一支专业性较强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无疑是学院稳步发展的坚实力量。要想提升教师本身的实践技能,单纯依靠企业提供兼职的工作岗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作为会计这个特殊的职位,保密性强的特点局限了教师到企业顶岗的真实意义。那么作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高校就要主动出击,自己创建一个以代理委托为需求的记账公司,实现真正的实践。这样既可以为学院赢取利润,又能让老师和学生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从而使教师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培养和提升了会计教师财会岗位的职业技能。

(2)加强教师进修培训机制。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来说,只有知识不断地更新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会计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相当快。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特色办学,创新教育,学校就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的重点院校进行进修或是做访问学者,提升教师自身的国际化意识,开阔视野,从而完善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己多参与能够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的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性的比赛,给予那些有突出表现的教师物资和精神奖励。再次,定时邀请地方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到学校给教师进行整体培训,讲解最新的财税政策及改革方案解读,使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始终保持在最前沿。

(3)完善考核体系,引进人才,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稳定的师资队伍对学校的发展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师进步的催化剂。很多学校现在运用的都是学生评价体系,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评价是不客观的。因为学生的评价有时候会产生偏差,所以还应该在教学评价当中增添教师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真正的从这种评价体系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其次,还要积极地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高学历并且在企事业单位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并且要想留住这些不可多得的人才必须从薪金待遇和科研环境两个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从而为学校的教师队伍稳定奠定基础。第三,实行老带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快速使新进的年轻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适应教学岗位。例如,岗位竞争和奖罚并举就是鞭策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的任务定位就指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那么作为三本院校,既没有公办院校雄厚的资金支持,也没有优质的学生生源,要想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就必须适时的进行创新,大胆改革,办出特色。

1、三本院校会计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现状分析。三本院校不同于公办院校,发展的历史较短,缺乏办学经验,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应三本院校的教育模式。大部分三本院校是为了承接本科扩招的任务,根据社会热门岗位的需要来开设专业方向,并没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和实地调研。并且相当一部分的三本院校对市场的需求缺乏调查分析,对自身的办学模式不能准确定位,基本上都是照抄照搬一本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导致了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和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生源质量的不同,让其接受同样的知识能力也会不同。所以,这就要求制定切合于三本院校学生的培养计划时,务必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参考。

2、逐步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应从教学观念改革为出发点,观念改革就是要提倡在教学中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工具,丰富教学手段,大胆创新,因地制宜,主动创造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将原来枯燥的课程变得丰富有趣。大学教育重在能力的培养,包括适应会计工作未来发展动向的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面对新情况把握思考方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会计教育中培养会计本科毕业生一个思路清晰的会计头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程体系设置。传统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共同构成,其中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占据了整个课程的大部分,这样以来,培养的学生就变成了统一的标准化学生,没有完全体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也是不适合现在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突出动手能力,有自由组合空间的课程体系。具体改革措施为:第一,完全学分制,充分发挥选修课作用。学生在大学四年必须修够一定的学分才准许毕业。四年当中除了公共基础课外,其他课程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学习能力选取一定的课程进行学习;第二,加大实践类课程。由于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就成为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关键。然而,现阶段大部分院校都已经意识到实践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纷纷开设了会计实验课,但是大部分都是拘于形式,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去做一些检验性的实验。那么要想打破这一局面,我们就要大胆改革,让会计实验课程从学生一进入校门就开始体验,并伴随着理论课的学习难度慢慢加深,进而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能从整体上系统了解整个会计工作的详细流程;第三,校外实践课程纳入考试范围。现阶段的大学生校外实习一般都流于形式,甚至形成了变向放假的惯例。那么要想从根本上改革这样的现状,学校必须加大监督力度,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结合校内企业的开办,可以让学生分批次到校内企业实习,学校雇佣这些学生进行利润的创造,并且给予一定的报酬,激发学生实习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考核成绩。这样学校既可以节省成本创造效益,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

(2)多样化人才培养。特色办学是这次《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出的突出的亮点。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培养有自己特色的多样化人才。一本院校一般培养的都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二本院校院校培养学术与应用型人才,职业类院校则培养技能型人才,那么作为三本院校,要按照本科规格,办学定位为教学型大学,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那么根据这一定为,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在:一是因材施教,因用而设。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还应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差异,体现多样化,注重个体化培养。同时,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三本院校尤其应该关注地方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把根牢牢扎在地方,这是三本院校办出特色的保障,也是三本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空间。比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原地区,这就要求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所以,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精通会计理财和金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国际商业规则、国际会计准则等国际通行惯例,所以可以设立涉外会计方向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课程设置的完全学分制,要求学校必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会计作为应用型的一门学科,单纯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会计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取更新的资料。比如,完全学分制实施以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在线请教老师进行答疑,这样就可以避免面对面授课方式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胥兴军.论新准则下的会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2]马玉珍.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3]李林秋,万俊敏.对高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J].师资,2012.6.

[4]张兰芳,田启川.对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的分析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5]周佩,章道云.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教育学论坛,2012.10B.

[6]胡颖文,袁广达,朱庆峰.会计专业本科生创新教育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1.11.

[7]吴韫怡.论高职院校财会教师素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责任编辑:

  • 标签: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