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解决当前一些医患间的矛盾,并且紧跟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中。作为重要管理制度之一的财务制度亦是改革的重点,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要求:“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因此,建立总会计师制度,设置总会计师岗位,成为符合标准的医院必须遵照执行的规定。
一、总会计师制度在医院财务制度中的历史变革
(一)1988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试行)》中要求,300张床以上的大中型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二)1998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医院财务制度》提出,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医院的财务活动在院长或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三)1999年,卫生部下发的《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大中型卫生事业单位逐步设置总会计师,组织和领导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四)2010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的财务活动在医院负责人及总会计师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集中管理。
以上可以看出:二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在较大规模的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刚性,在具体程度上发生了根本转变,充分说明了目前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重要作用
(一)体现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可是当前却存在着一些医患矛盾,尤其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较为突出,解决这些矛盾除了卫生管理机构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出台政策让利于民外,医院更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约束收费水平的不合理增长,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管理效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避免损失和浪费,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既熟知医院管理业务内容又熟悉财会专业业务的总会计师的参与和监督,并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提出新的管控方式和考核力度。
(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上新元素的不断进入,医院的运行环境面临着巨大变化,经济活动越来越广泛,收支规模日益庞大,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同业之间表现出相当的竞争态势,运营甚至比一些大中型企业还要复杂,医院财务工作早已打破原来业务数量少、种类单一的状态,难度仍在不断加大,这就需要既懂财务又善管理的总会计师来制定适宜的财务管理计划,将财务工作无缝结合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并注重资金调配、运营分析、风险控制、财务监管等经济内容,为医院的经营保驾护航。
(三)协调内外部经济关系的需要。现代医院业务量大,职能科室多,从资金的取得到资金的使用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和医疗业务的全过程,为避免各部门只考虑眼前各自的利益,不从全局角度看问题,就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总会计师高屋建瓴地把握政策,将经济管理与人事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融为一体,组成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来规范医院的经济运行;此外,医院在日常运行中要不可避免地和大量的市场主体接触,会与外部各相关方发生形式多样的经济往来,这也同样需要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总会计师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灵活变通、协调处理。
三、总会计师制度在医院实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一)不愿设置总会计师岗位,认识不到位。虽然最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要求三级以上的医院必须设置总会计师,但相当一部分已达标准的医院无意设置。长期以来,很多医院存在着“重医疗,轻管理”的现象,不少领导者认为医疗业务和科研工作才是医院应该关注的重点,医疗业务能直接带来收入,科研工作能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医院的宏观经济管理对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有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工作主要强调记账、算账、报账等基本活动,未能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对医院经营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不能为医院深层次的经济决策提供有力的财务技术支持,这也致使医院领导人看轻财务部门,不重视会计人员,对设置总会计师这一岗位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甚至有的领导觉得有了总会计师会导致分权,从而缺乏积极性去增设这个岗位。还有一部分领导认为,总会计师的工作相当于会计主管的工作,既然已有会计管理人员,就无须再重复设置类似岗位,其实这是对总会计师属于高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对其职责不清楚造成的。在某些医院里,领导班子职数和成员资格还要受到组织部门的约束,在职数有限的情况下,加上认识上的误区,总会计师岗位很容易成为“牺牲品”。
(二)愿意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但无人胜任。因为很多医院长久形成的对财务部门不重视的态度,平时不在意会计人员的人才储备建设,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有些会计并非相关经济专业出身,还有的是临床医技无法安置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工作能力较差,而总会计师作为医院财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需要协助院长做好经济工作,参与医院的决策,这个岗位责任大、担子重,对人员有很高的素质要求。所以,即使医院领导已认清目前严峻的内外部形势,想要设置这一岗位,但短时间内也难以找到真正合适的人选。另外,绝大多数医院只重视医疗人员的收入水平,给予会计人员的待遇较低,差强人意的收入自然也吸引不来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即便原来有适合总会计师岗位的人才,低水平的待遇也会造成人才的快速流失。
(三)已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但没有真正执行总会计师制度。在已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的医院,普遍存在着总会计师职责不规范、未真正执行总会计师制度的现象。有些医院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往往直接任命现有的财务部门负责人为总会计师,但不进领导班子,仍履行原有的职责,仅仅空担一个虚名,有的医院在设置总会计师后,却没有取消原来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这一方面的权力,使得二人在工作时互相试探、推诿,造成总会计师地位尴尬,还有些医院的总会计师虽然属于高层管理人员,但在领导班子里排名最后,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财务方面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不过一旦出现经济问题,调查处理时,总会计师却首当其冲,而不论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此的职责不清晰,严重损害了总会计师职能的有效发挥。
四、加速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方法
(一)改变理念,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医院领导者应摒弃以往老旧的财务管理理念,深刻认识到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是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运营管理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选择,是医院提升全面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积极为总会计师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从组织上、职能上、管理上保证总会计师制度的贯彻执行,切实发挥总会计师制度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明确总会计师的职责和地位。医院的总会计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主管角色,要把其职责上升到医院的战略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度之上,为使总会计师在责、权、利中平衡,就应当让总会计师进入医院最高决策层,并且严格遵守《总会计师条例》中规定的:“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总会计师的职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应当支持和保障总会计师依法行使职权”,只有这样,才能使总会计师在医院领导班子中的地位得到巩固,才能激发总会计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增强对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培养和吸引力度。针对高素质会计人员缺乏的现状,医院可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对内,在现有的会计人员中,选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有发展前途的会计人员作为医院的高级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并加大培养的投入,除了以前看重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培训之外,更要提供机会开拓其作为医院高级管理者应具备的思维和眼光,使其站在更高的角度,从整体的利益看问题,增强其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防范风险和沟通协调的能力;对外,加大对医院的宣传力度,实行优秀会计人才引进政策,给予高素质人才名副其实的总会计师的待遇、福利和发展平台,使其能在医院管理和发展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对总会计师继续教育的管理。面临这个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医院的生存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而总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其必须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学习,提高对新业务的认识和对新领域的了解,应对新事物的能力。有关部门应结合医院总会计师现有的素质状况以及面临的新问题,有的放矢地设计学习内容,开展培训,加以考核,可将考核成绩和对医院做出的经济业绩作为确定其薪酬水平的依据,以达到鼓励总会计师积极学习新知识并能够很好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总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遵纪守法地进行。
按照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医院的运营,不能缺少总会计师的参与,总会计师作为医院核心领导层中的财务负责人,应认真履行其职责,行使其职权,将总会计师制度落到实处,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