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资金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合理配置高校经济资源,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成为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内部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预算管理; 绩效预算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科学的预算管理是保证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校预算管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一、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一)预算管理体制
高校预算管理体制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财务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与此相应,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大致有三种:一是学校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院系基本没有预算自主权;二是学校统一领导,集中与分组管理相结合,院系享有较大预算自主权;三是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院系享有完全预算自主权。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许江波等调查,上述三种情况分别占30%、60%和10%。
(二)预算管理模式
从机构设置方面来看,只有半数高校设有专门的预算委员会或财经委员会进行预算论证,近一半高校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由学校财务部门编制,收支预算编制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从编制方法来看,大部分高校没有运用“零基预算法”,仍采用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增量预算法”,即在预算编制中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以上年度收支为基础,根据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大小,以及当年收支增减因素来确定年度预算;从预算编制方式来看,大部分高校采取部分切块归口编制,部分高校采取财务直接汇总平衡编制,还有少数高校采取切块归口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