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电子会计档案:基本做法[2]
发布时间:2013-05-07 点击数:3893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正在发生根本变化,其基本做法包括: 一、以信息共享为核心搭建统一的电子会计档案信息管理平台 1.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整合电子会计档案信息 以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整合SAP系统、共享报账服务平台、银企直联系统、资金稽核平台等 ...


    (2)电子会计档案信息推广应用的审核标准,比如设立年度电子会计档案信息符合性审计,通过后允许使用电子会计档案信息迎审等。

    此外,会计档案电子化过程还存在电子会计档案的形成时间、档案内容、转换界面、转换层级和颗粒度界定等具体标准问题,具体包括:

    1.形成时间界定

    源自业务流程和业务系统的电子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变动,其形成档案时间应该以业务或财务流程处理人审核确认节点为准。

    2.档案内容界定

    不同业务流程和业务系统在形成时间确认的不可变更电子信息才属于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收集的档案信息内容;该节点确认结果的档案信息内容只能在后续业务或档案过程中被引用和加工,但不允许变更或删改。

    3.转换界面界定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及其信息收集来源系统(即前述之“业务系统”,简称“源系统”,下同)之间的转换界面尚未确定,即:选择在源系统生成非格式化档案信息后传输到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保存,还是选择直接将源系统中档案信息内容以格式化数据形式传输到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生成非格式化档案信息保存。

    选择的依据因素主要有可投入的传输和存储资源、时间和效率要求、对传输或转换结果的技术检验手段具备与否、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要求等。

    4.转换层级和颗粒度界定

    与纸质档案不同,源系统可供收集转换的电子档案信息往往层级更多、颗粒度更细致,全部转换为电子档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却未必是必要的,其标准应该予以界定。标准界定除考虑长远成本和资源占用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应考虑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结构下各业务系统(源系统)与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职责界面和分工。

    另外,电子会计档案数据格式标准选择也是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过程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