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前期企业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03-29 点击数:2174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日渐成熟,我国企业的业绩也随之稳步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上市企业愈来愈多,但这不仅仅是我国经济腾飞的象征,也是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预算管理的一种结果。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大多数准上市企业在预算管理方 ...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日渐成熟,我国企业的业绩也随之稳步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上市企业愈来愈多,但这不仅仅是我国经济腾飞的象征,也是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预算管理的一种结果。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大多数准上市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阻挠企业上市的一个最主要阻力。本文将就上市前期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作进一步探讨,对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作更为深入的研究。

一、上市前期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
    预算管理工作是关系着一个企业的运作成本多少及盈利目标能否实现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直接贯通了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最主要工作。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预算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确定发展方向、开展经济活动的一个标准了。
    对于准上市企业而言,准上市企业的项目成本需求及流动资金要求较大,在预算结构方面,其结构更较之普通企业更为复杂,如在项目投资工作上,由于准上市企业所承接或所开拓的项目一般较为复杂多变,预算工作一旦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不能够对项目的各方面工作的资金流动情况有一个较为可靠的评估,则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甚至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会由于预算管理工作的不足,而导致整个项目瘫痪,这就会直接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给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带来巨大的困扰。因此,准上市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必须做足。

二、上市前期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预算执行者强调业务的特殊性而使预算控制不力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预算执行者会强调自己业务的特殊性。比如因环境变化、市场波动等而批判“预算太死板”、“计划赶不上变化”,从而使预算方案和指标不能坚持执行,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十分随意,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因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必须贯彻“刚性原则”,同时要考虑环境变化、业务流程的结构性变化等对预算执行的影响。而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对例外事项进行管理,才能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
    2.预算业绩评价中奖惩制度不合理、不严谨
    由于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造成企业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相脱离,重编制、轻执行。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使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而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不认同预算管理,最终导致预算管理失败。

三、基于上市前期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
    处于上市前期的企业在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方面,必须有一个区别于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案:企业在上市前期,就必须为企业上市后的预算管理工作作准备了,因此,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是适应不了准上市企业的。在编制新的预算管理模式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借鉴其它上市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权限及范围进行界定,避免因为预算管理工作的不适用而给企业的整体运作带来阻碍。同时,在方向上,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也不能够仅仅倚靠财务部门来完成,对于准上市企业而言,由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复杂化,仅仅倚靠财务部门是很难能够做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且在监督力度方面,部门内部的自我监督也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此,在建立新型预算管理模式的时候,还应对企业中各人所承担的预算管理责任及义务进行合理分配,实行责任制,让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实现全员化,充分提高预算管理的实效。
    2.编制合理可行的市场运作计划
    抓稳市场动态是准上市企业迈向上市企业的一个重要基石,市场的变动对准上市企业的整体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由于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的市场的变动幅度仍然较大,要想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就必须抓稳市场的动态发展趋势,对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有一个明确且较为完整的规划,以达到简化预算管理工作的目的。因此,准上市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前,应先行制定一个较为可行合理的市场运作计划,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战略有一个深度的评估,再将市场运作计划进行细化,就预算管理工作的目标及其下一步具体的工作做进一步的探讨,让预算管理工作充分融入企业发展计划中去,成为企业发展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成立专门的预算监督部门
    预算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贯通于企业的整个发展道路,是关系着企业每一个员工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享受福利是否平等的一项工作,更是企业财务公正化的一个基点和难点,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有责任有权力监督预算管理的妥当与否、公正与否。因此,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企业的各项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这个机构必须有企业内部各方代表参加并履行监督义务,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成立这一机构前,必须能够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整合,并通过投票竞选等方式选择合适的监督部门委员,从根本上让企业各方对整个预算管理工作起到相互扶持、相互监督的作用。
    4.统一预算编制法则法规
    预算管理工作的要点就在于预算编制法则法规的明确,而预算编制法则法规的明确化则是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两者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但由于每一个企业都有着不同的预算编制法则法规,每一个员工对编制方法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准上市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的预算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统一预算编制法则法规来完成了,准上市企业在统一预算编制法则法规的过程中,应该对企业自身的各个预算要点和主要预算进行有机整合,并对各个预算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个预算人员的差异,再以此为基点,建立一套较为完整且适用于企业自身的预算法则法规,充分提高预算工作的整体效率,并方便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贯通。
    5.及时开展预算分析评估工作
    预算工作是具有较大的不定性的,因此,预算管理人员在企业开展预算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敦促工作,对预算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都做到实时的跟踪调查。在跟踪调查过程中如发现预算与实际存在误差较大,就必须及时整改预算编制,从实际出发,重新编制预算,力求将预算误差降到最低,并从根本上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落实。这就需要预算管理人员通过预算分析评估工作来实现了,预算分析评估工作是提高预算编制精度、确保预算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很多公司,与预算相关的工作并未完全纳入考核体系,尤其是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造成各个部门在编制中人为控制的因素过多,使得预算“编一套,做一套”。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从而提高预算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严肃性。
    6.积极审慎调整预算
    一般认为企业应尽可能不做预算调整,最多一年的期中调整一次。实际中对刚刚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因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一开始就完全按预算执行,不做调整,是不现实的。应十分谨慎地对待预算。尤其是对那些影响战略目标的调整,最好保证一年调整一次。而对于不影响战略目标的调整,最好一季度调整一次。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