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开发
发布时间:2013-03-15 点击数:1549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作为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财税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陷入了融资困境,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阻碍其长足发展。笔者首先对中小企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 ...
作为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财税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陷入了融资困境,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阻碍其长足发展。笔者首先对中小企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描述,进而分析了其融资能力低下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开发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措施。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来源有限

    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以及增加科技力量,急需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保证其顺利发展。同时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资金刚性需求大、资金周转时间延长,这些都使得当前众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二)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银行放款难

    由于大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的企业,因此在自身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上严重缺乏透明度,这些家族式的中小企业生存困难,极易倒闭、借贷不还或还款不及时,因此银行机构对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所以它们在面对具有较高风险而获得收益不高的时候,就很不愿意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同时中小企业受规模、固定资产等方面的限制,而我国目前的信用担保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抵押获得银行贷款。据统计,我国仅有10%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放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总额的14.4%。

    (三)正规渠道融资难,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2011年起,随着人民币升值、欧债危机、美国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和我国紧缩的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门槛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机制不健全,公司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我国中小企业所融资金的98.7%来自银行的间接信贷,仅有1.3%来自直接信贷。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因而中小企业初期发展融资渠道狭窄,内源融资成为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受企业规模和实力限制,中小企业也很难进入股票和债券市场募集资金,造成众多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正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四)融资机制不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缺乏

    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目前只是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造成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另外,法律的执行环境也很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局部利益,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律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低下的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少可抵押物

    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资产少、负债能力低,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许多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附加值低,盈利水平低,自由资金严重不足负债率偏高。企业过度依赖向银行借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由于其自身规模较小,企业所能提供的抵押担保能力很有限,故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2.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偏低,贷款风险大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包括个人信用等级普遍偏低,这也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的瓶颈之一。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营不确定性高,市场竞争表现出高倒闭率,经营风险相对较大,因此,信用评级低者居多,不能跨越银行贷款的最低门槛。另外,中小企业融资过程的不对称信息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在中小企业创业的早期阶段,通常没有经过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其盈利能力很难预测;其次是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三是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其经营活动外界不易了解。银行在追求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目标下,普遍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3.粗放式经营加剧了融资紧张矛盾

    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掌握先进技术的管理人才,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缺少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在企业经营中重投入、轻产出;重发展、轻管理;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明显,带来了固定资产投入过大,缺乏相应的流动资金与之配套,许多项目在缺乏充分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盲目仓促上马,决策质量太差,由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及没有配套流动资金,使这部分先期投入无效益,造成大量资金沉淀,有效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二)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低下的外部原因

    1.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

    我国的银行大多是公有制性质的,其资金量在融资市场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尽管小型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数量在逐渐增加,但在银行体系中仍处于非主流地位。债券等融资渠道所占比例还很低,并且进入门槛相对较高,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地还很不成熟,而这些银行在非市场化的利率调节机制下,往往只考虑自身经营风险和成本核算的因素,对为中小企业放贷这种利润不高的业务兴趣不大,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这些国有大银行里获得资金来源。目前我国虽然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但资金实力根本不能与国有独资银行相比,我国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融资中介体系不健全,提高了中小企业寻求担保和获取相关信息的难度,造成了它们外部融资的困难。

    2.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首先是缺乏一个活跃的私人资本市场。实践证明私人资本市场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但是我国金融政策缺乏对私人资本市场保护,私人资本的筹集或进入金融领域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运作能力低的问题,它们往往只通过内部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的情况,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而即使有些企业想通过外部融资来缓解压力,但因为我国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扶持,同时企业又存在市场风险大、规模小、诚信度低、缺少抵押等原因,常常被银行、投资公司等融资机构拒之门外,外部融资环境十分恶劣。目前,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还没有建立,仍沿用对大型企业的评级体系,金融机构难以分辨企业优劣。加之缺乏授信主体间的信用共享机制,导致金融机构等资金供给者的授信成本较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3.法律法规缺失,经济体制滞后

    与欧美发达国家为本国中小企业提供的众多融资优惠政策相比,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都不利于中小企业顺利地获取所需的资金。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结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持保障,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但在具体执行时很难被真正有效贯彻和落实,法律和体制上的缺失和滞后都使得中小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三、开发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新途径研究

    (一)风险投资

    所谓风险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是指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中小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即风险投资者以自身的相关产业或行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高效的企业管理技能与金融专长,对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经营,直至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公开交易或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资本增值与资金的流动。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其有别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更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的独特优势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灵活的操作模式、高效的服务、稳定的合作预期、适当的信用与实力要求等。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业,在我国尚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自身的发展程度还不成熟,但是这种租赁方式的特性,有助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利用这种模式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的市场条件下,大力开展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实践及其供应链融资模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四)中小企业集合融资

    集合融资指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丰富的金融资源,汇聚政府、银行、社会资金、中介机构等集体合力,把分散的中小企业集合起来抱团融资,帮助其打通进入直接、间接融资市场的通道,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和空间。其核心理念是“统一组织、集合融资、统一担保”,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中小企业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