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财务危机及其识别
发布时间:2013-03-13 点击数:1692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财务危机又称为财务困境,通常有两种确定企业处于财务危机的方法。一是破产法对破产的定义,即企业严重亏损,不能支付到期债务作为界定财务危机的标志。破产是企业财务危机的极端表现形式。二是证券交易所对于财务危机的定义,一般以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特别是因为财务状况异常 ...
 财务危机又称为财务困境,通常有两种确定企业处于财务危机的方法。一是破产法对破产的定义,即企业严重亏损,不能支付到期债务作为界定财务危机的标志。破产是企业财务危机的极端表现形式。二是证券交易所对于财务危机的定义,一般以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特别是因为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作为界定财务危机的标志;也就是说,如果某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了,那么说明该公司已经陷入财务危机。

    一、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企业处于财务危机的诱因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从影响因素的分布上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产生财务危机的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多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1.企业经营环境

    主要是针对总体经济环境而言,也就是经济学上的景气循环,即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包括最近几年出现的金融危机等。企业处于衰败、萧条期或者金融危机的环境中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将增大。

    2.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证券监管政策和破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经营业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就得不到政府的扶持、优惠政策,企业的经营业务被课以重税则资金压力大,证券监管严厉企业的违规成本就高。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影响企业的成本、费用,改变企业的现金流向。当政策给企业的资金压力足够大时,企业就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3.利率、汇率变动

    利率变动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息支出,挤占生产资金。汇率变动主要影响企业的实际收益,如果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则主要依靠出口的企业就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超出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就可能引起财务危机。

    此外,企业面临的环境治理政策、来自敌意主要债权人的恶意破产申请、关联企业危机爆发引起的连锁效应、恶化的公共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敌意的兼并等因素都可能成为企业财务危机的陷阱。

    (二)产生财务危机的内部原因

    从内部管理方面讲,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战略错误、经营失败是产生财务危机的基础原因。产生财务危机的内部原因,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多元化,主营业务不明

    主营业务是否经营的好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许多企业为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往往实行多元化经营。表面上是其注重外延性扩张,但是实际上其主业的发展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还不能产生稳定的收入,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又无法培植新的核心竞争力,新业务必然挤占优势主业的资金却不产生相应的效益。主业的脆弱性及多元化经营的不成功使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很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逃财务危机的厄运。

    2.过度大规模扩张,盲目投资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研究和科学的决策流程,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引入财务危机之中。

    如一家企业同时在许多地方大举收购其他企业,同时涉足许多不同领域,可能使企业因负担过重,支付能力下降而破产。一旦业务发展过程中企业未进行严密的财务预算与管理,很可能会发生周转资金不足的现象。

    3.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负债

    企业通过有偿利用他人资金来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取利润,是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企业为了做大,常常利用高财务杠杆不计成本地融资,资金存在“短贷长投”问题突出,使用信托、对赌等高成本资金投资,不计风险的急速扩张。当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小于借款利率时,举债就会加大公司的亏损。另外,随着负债比率的加大,融资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断消耗企业的现金流,一旦企业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了故障,企业资金链断裂,就必然会出现支付困难,陷入财务困境。

    4.重要子公司投资失败,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

    一旦被投资的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则企业无法收回原来投入的大量资金,形成沉淀成本。对子公司的重大投资失败给企业带来的投资亏损,不但将直接减少企业利润,而且由于投资失败引发的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因素很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

    5.研究开发支出投入过大

    缺乏研发能力的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将处于劣势,但研发投入的风险高、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所以研发投入对财务危机的间接成本有重要影响。市场细分程度越高、产品专用性越强,财务危机的间接成本就越大,盲目追求尖端和超前,一旦研发失败,势必影响企业当前及未来现金流量,严重时发生财务危机。欧美国家由于研发投入而陷入财务危机的案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6.资本运作质量低,形成大量不良资产

    企业扩张过程中收购、兼并的资产往往是在扩张完成后才真正的经营使用,难免会出现不良资产,如无法回收的债权、贬值的存货、无法利用的固定资产等。如果企业不良资产数量大,就会造成资产买价过高,资金浪费。而且不良资产使企业营运能力下降,利润指标降低,商业信誉降低,经营风险加大。

    7.企业经营独立性差,过度依赖其他合作者

    企业如果在原料供应、技术支持、销售上过分集中,过度依赖其他企业,则企业的经营风险就非常高,一旦双方合作破裂,带给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企业对外融资的结构管理,必须适当安排不同资金来源的比例结构,不能形成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甚至是对某家金融机构的过度依赖。

    8.关联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表现在大型企业集团为实现其战略意图,会安排集团内企业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使得上市公司无法实现上市融资的资金按计划使用,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的财务状况,最终导致公司亏损甚至破产。另外,企业集团内通常会安排效益好的企业为集团内其他企业提供债务担保,这就加大了担保企业的经营风险,或有负债一旦转化为现实债务,履行义务会引起资金流量和流向的改变,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如果债务巨大,则出现财务危机。关联交易还表现为企业集团内部的资产、产品交易,这些交易的达成不遵循市场法则,定价具有明显的筹划痕迹,交易数量或金额较大时会引发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的财务危机。

    总之,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很多,很多情况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并不是单一的原因在起作用,而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财务危机的识别

    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具有再现性,不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管理失误或两者综合而成,其形成都表现为企业内部的一种逐步扩散或传导的过程,且反映在内部管理流程与管理行为的重要环节中,这种扩展活动的征兆及其过程具有再现性。因此,识别企业财务危机成为可能。财务危机具有积累性,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可以分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实现期。积累性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在资金筹集、投资、耗费、回收和分配等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是财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财务危机成因具有多样性,从诱发财务危机的原因来看,它既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受内部控制、内部治理和管理控制因素影响。所谓财务危机实质就是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张伴随着现金的短缺。因此,财务危机可以识别和防范。对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单纯依靠财务分析和建立预警模型很难达到目标。一个完整的财务危机识别体系应该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和管理行为分析。

    企业经营战略分析就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行业分析和竞争分析,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预测,客观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预测外部风险,避免可能产生的财务危机。

    企业财务危机识别的财务分析重点是通过分析发现财务弱点,找出财务危机的征兆。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是识别财务危机的核心指标。公司偿债能力越弱、资产运营能力越低、盈利能力越低,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就越大。衡量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标构成就是财务管理日常分析的财务指标。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要结合行业情况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不能简单对比和利用个别指标下结论。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的同时,要注意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些征兆,具体包括资不抵债的事实;经营现金流量为负数;累计经营亏损数额巨大;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且未做处理;难以获得正常的商业信用,存在大额逾期未付债务;存在大量非经营性资产;过度依赖短期借款或关联企业借款;存在大额对外担保、未决诉讼、票据贴现或其他或有损失。

    企业管理行为分析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分析。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预防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分析则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识别企业的财务危机,因为管理者往往最先知道企业的财务危机,财务危机会迫使管理层通过多种措施来避免极端危机的发生。管理者行为重点应关注以下内容:高管离职或高管集体离职;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更换财务负责人;裁减员工或者降低低员工薪资;低价处置资产;停止在建项目投入;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变现;频繁的资产重组;出现大额或者变动幅度较大的非经营性利得或损失类项目,尤其是关系企业盈亏拐点的项目;资产减值准备的巨额冲销;不合理地变更会计政策等。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