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
发布时间:2007-02-15 点击数:185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或新高职)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一些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
摘要: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或新高职)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一些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普通本科院校设置的二级学院、传统的普通专科学校或省部级以上的普通中专学校或独立设置的成人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除少数重点高职院校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基本建设、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规模、教学管理、教育经费等条件上都远远比不上普通高校。特别是2007年,教育部要对高职院校进行办学水平评估,使得还不达标的高职院校,现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项建设。然而,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投入的需求同经费实际供应的差距依然十分突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近年来虽有较大改善,但其教学、科研设备仍然相当落后,许多高职院校的供电、供水、供暖、供气设施严重老化,基础实验室条件和通讯设备十分陈旧。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既有严重短缺的一面,也存在着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师生比例不尽合理,学校行政和后勤人员过多,造成学院人员经费支出比重普遍过大;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追求“小而全”和外延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不够理想,这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浪费。这种“既缺经费却又浪费、既没钱却又乱花钱”的状况,无疑进一步加重了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 (三)重钱轻物、重购轻管,实物资产管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未建立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只列支出而不入资产账,账物无法核对,家底不清或前清后乱;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变卖未按规定的程序报批,资产处置的随意性较大,资产损失浪费严重;实物资产账目登记不完整,普遍存在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 (四)制度滞后,收入截留严重。例如,在高职院校中的成人教育这一块,有的高职院校采取联合办学形式,利用学院的优惠政策与联办单位签订真假两份协议。一份用于应付检查,另一份作为与联办单位算帐的真实凭证,其差额收入进了学院“小金库”。有的甚至勾结教育主管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虚列招生计划招生。另外,对形形色色的证件费、工本费、盖章费、代收费的管理较弱,学院可以从中加价收费、搭车收费,加上委托单位的返回款等,倒是成为学院或某些系、部、处、室的“小金库”的重要资金来源。以证件费为例,常见的有:借书证、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统计证、普通话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再比如,有的高职院校有附属单位,这些附属单位往往向学院上缴一些款项(如食堂、接待中心、小卖部上缴的管理费和承包费,出租门面的租金收入等等)。而截留附属单位缴款往往是一种校级领导知道,甚至参与的行为。这些收入单独设账,自成体系,成为第二财务。这些截留的收入大多用于非正常消费性支出及学院的公关活动支出。显然,这种作法严重违反了会计法规,同时也给少数领导搞腐败提供了方便之门。这种现象在一些高职院校合并前期或初期表现尤为突出。 (五)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乏力。高职院校的预算大多脱离实际,仅仅是为了满足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的需要,使预算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决算与预算脱离,不能正确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应着重抓好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认真搞好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加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应改变长期以来实行增量预算的老办法,实行零基预算,细化预算科目。强调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在院长领导下成立预算编制委员会,认真研究办学成本与学生数量之间的关系,组织有关部门对学院的重大收支进行预测、研究、协调,以有利于对办学成本进行事前控制,在此基础上组织预算的具体编制,让每个系、部、处、室都了解学院的整体规划和各自应完成的任务,各职能部门应紧紧围绕预算指标,对预算范围内业务事项自主确定执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将预算执行责任与责任主体的收入直接挂钩,建立科学完善的业绩考评制度。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实行财务集中控制。 1、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集中控制是建立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设计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较高水平基础上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软件和上下沟通便利的网络,否则,要实现财务的集中控制,是不大可能的。 2、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高效的运作机制与学院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密切相关的,虽说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的是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但是,如何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的作用,显然做得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少开或不开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的工作基本上是搞些文体活动、分发些福利等等。因此,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一定要处理好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会、工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广大教职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院的管理中去。例如:学院对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应当明确。避免“暗箱”操作,使隐蔽的权力公开化,集中的权力分散化。 3、采用适当的财务集权控制手段。特别是近几年合并的高职院校,由于校区分散,合并前是多个独立的法人,都有一套财务核算体系,合并后,如是财权不适当集中,各校区都有资金的开支权,显然对学院的资金调度十分不利。尤其是重大的筹资和投资决策权,必须控制在学院手中。在保持学院二级单位及各校区必要的资金使用权和必要的财务收支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各校区的银行账户、会计人员。学院可委派主要财务负责人对各校区实行预算管理。因为,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模式的中心环节应是学院的财务预算管理。 4、财务集权应从源头抓起。财务集权包括:会计核算集中化、财务控制集中化和财务决策集中化。财务管理主要是决策和监管,而财务决策必须依赖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又来源于各类业务的核算数据。因此,学院的会计核算应考虑报表、凭证、交易三集中,交易的集中才算达到最高境界。通过很多在业务上发生的交易,使信息直接进入学院本部财务,以达到实现财务控制的目标。 5、强化学院内部审计。学院内部审计应起到卫士、谋士和医生的作用。内部审计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防范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以上的种种措施都会流于形式。因此,学院财务集权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的力度。 (三)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仍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教育法》第53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7条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教育经费的体制”。 1、积极争取财政拨款,稳定经费来源。学院财务部门要及时掌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决策,协助院领导和各部门认真规划,加强预算的科学性、可信赖性,为学院有关部门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来争取财政拨款作好服务工作。 2、规范和加大对学生收费管理的力度。学生学杂费是高职院校自筹经费中的主体部分,是除财政拨款以外的另一个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前景,吸引更多的生源报考高职;另一方面,要规范和加大对学生收费管理的力度,确保学生学杂费的足额收取。针对当前学生欠费数目日益增大、追缴困难的情况,财务部门可利用银校合作契机,进行电脑联网收费,建立学生收费动态管理系统,对学生缴费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及时向各系、部、处、室及有关职能部门提供学生欠费情况,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催款。尤其要发挥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作用。 3、利用高职学院的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补充经费来源。政府赋予新高职的功能和使命是:以新的机制和模式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主要服务形式有:医疗服务、技术推广服务、专业人员培训服务、科技成果转让和应用研究合同等。实践证明,通过直接向雇主提供特定的劳务知识服务而获取收入已成为重要的经费补充渠道。 4、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抓住机遇利用当前良好的金融环境,在预测和分析学院未来的承受能力、偿债能力的前提下,适度向银行贷款获取建设资金,优化长短期贷款的组合,满足学院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5、其他筹资渠道。主要有:个人(尤其是有经济实力的校友)及社会(尤其是海外同胞、海外侨胞)捐资、基金投入、校企联合办学等。只有动员院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疏通资金来源渠道,才能保证学院发展的资金需要。 (四)加强资产的管理和控制。   在提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核查资产,摸清家底,落实资产管理的经济责任制,对学院尚未入账的资产核实入账,完善院、系、部、处、室的资产管理,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学院还应借鉴政府采购的先进经验,实行集中采购制度,以节约资金、保证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对货币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应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和内部报告控制。 2、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应做到:实物资产的保管,应明确指派专人负责;对贵重和实物资产应加以特别防护,以免盗用或不当使用;一切实物资产收发的单据,应事先印妥、连续编号并妥善保管;与实物资产流入、流出、记录、保管有关的各岗位应予以分立,避免集中一人;单位接收、发送用于公益性支出、捐赠等的实物资产,应予严格管理;采用永续盘存制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全面盘点。 3、对外投资和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控制应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人员素质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风险控制、预算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会计学会.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辛向阳, 朱继明.高校财务管理不容忽视 [J]. 财会通讯,2002,6. [4] 王婧. 应疏通高校筹资渠道 [J]. 财会通讯,2002,8. [5] 何爱群,韩良恺.高等院校应加强资金管理 [J]. 财会通讯,2003,6.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