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玲:从新兵到财务总监的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12-03-19 点击数:2353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孙若玲有个习惯,每天晚上先将一天的工作进行回顾,再做好第二天需要完成的计划。这个被称为“明天工作计划簿”的小本子,孙若玲一直带在身边。 不论是在财务部工作还是成为业务部的管理者,这种认真敬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始终跟随着她。 孙若玲,现任职上海市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 ...

孙若玲有个习惯,每天晚上先将一天的工作进行回顾,再做好第二天需要完成的计划。这个被称为“明天工作计划簿”的小本子,孙若玲一直带在身边。

不论是在财务部工作还是成为业务部的管理者,这种认真敬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始终跟随着她。

孙若玲,现任职上海市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运输部副总监。

运输部的新人

2005年,在公司计财部工作的孙若玲调到了公司的运输部门担任副总监的工作,孙若玲戏称自己是运输部的新人。虽然身份是管理者,但是初入运输部的孙若玲依然面对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当时,上海市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刚刚完成整合,成为一家贸易物流企业,急切地需要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的物流软件系统、统一的财务监控体系。公司高层提出了将财务管理重心下移业务部的创新理念,孙若玲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加入业务部的。

“一方面是因为公司这样的创新管理模式很吸引我,另一方面是做了多年财务工作,又加上自身的管理背景,我希望可以把财务和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多价值。”孙若玲认真地说。

回忆起最初到运输部的场景,孙若玲不禁感慨,“无论是业务管理还是结算工作,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比较落后。结算慢、账务乱、账龄长,这成了三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然而,这位新人面对的不单单是落后的财务结算问题,还有整个团队的融合。作为公司全新整合后成立的部门,团队建设同样考验着孙若玲这个管理者。

“我认为成功的钥匙就是激发团队的合作精神”,孙若玲本着这个理念,对运输部结算工作进行了调整。通过培训指导,让每位员工,具有集体荣誉感,所做每一项工作要为下一道程序提供方便,不提倡“自扫门前雪”行为,团队合作精神有了很大提高,使团队充满了合作的氛围。

以柔克刚的服务

沟通是部门协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部门协作高效率的有力武器。

“我每天都会把明天要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和其他业务部合作时,积极热情听取对方要求,用心按客户的要求去做,用心换位思考,用心提出好的建议,并努力使对方理解你的心意,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孙若玲坦言。

孙若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从业务到结算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制度,同时,因为身处一线业务部,也为公司建立的财务监控、物流软件,提出了有针对、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方便了公司的各个部门,使数据通过系统能多部门、多类型共享利用,使业务与财务通过信息系统,形成一套从下到上流畅的操作控制程序。

如果说在管理上,孙若玲是雷厉风行践行着财务工作;那么在团队建设上,孙若玲就是以柔克刚地坚持着财务服务。

最初,一些相关的业务部门会借口票据丢失、结账速度慢而抱怨。孙若玲就带着同事当面去沟通;运输部常常要跑长途,每次遇到司机师傅,孙若玲都会停下来温馨提醒长途运输中注意事项,还会督促司机师傅检查车辆;孙若玲在部门里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结算员,有问题随时提问。

正是这些点滴的小事汇集,让孙若玲这个运输部的新人,一待就是6年,从单纯的财务会计人员,成了部门里被信任的主心骨。

平凡工作下的敬业态度

会计孙若玲很平凡,副总监的孙若玲同样很普通。但是这平凡和普通的背后体现的却是细心、耐心和恒心。

从1993年成为会计开始,孙若玲一直按自己的步伐扎实地前行着。十几年来,会计行业一直在变化,从最初单一传统的整理账目,出纳报销到现在通过数据进行分析,在财务管理中帮助企业做好战略规划,孙若玲体会最深的就是观念的改变。“从开始简单机械的记账、分析数字背后的意义、为业务提供专业财务方法,深入业务丰富财务知识,这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开放的态度和勤奋的学习。”孙若玲强调。

在她的努力下,整个运输业务逐步走上了精细化管理的轨道,每笔业务所发生的费用与财务、与客户的账目,笔笔清楚,账账相符。

运输部平均每月有4000余票业务,涉及资金达700万元,开发票近1000张,如果把担子全部压在财务人员身上,压力太大。孙若玲组建了一个5人的结算团队,这些人都是由新手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孙若玲又耐心地当上了老师,事无巨细地把这些非财务出身的人领进财务大门。

如今这个结算团队,全部能够独当一面地开展各项录入、开票、结算等工作,并设置了A、B角,保证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工作投入百分百的努力,投入百分百的勤奋。而这些努力和勤奋的背后也正是孙若玲对财务行业浓浓的爱。

今天的孙若玲,又将在“明天工作计划簿”上记下什么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