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的影响深远,本文首先指出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和特点,然后从不同方面论述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最后提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审计 影响 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及特点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主要信息处理手段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信息资料文件和会计规范等基本要素组成,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而会计信息系统则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专门用于企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收集、存储、传输和加工各种会计数据,输出会计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
同一般的手工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有着不同的特点:(1)数据存储的磁性化、无纸化;(2)内部控制的程序化;(3)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4)
要求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多面化;(5)与管理信息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联系密切。针对这些不同于传统手工会计的特点,会计电算化会对会计审计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一)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因此,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就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等。审计人员 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应当参与系统的设计、调试、检验和验收,除了对系统的合法、合规、安全可靠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之外,特别要从审计角度审查系统的可审性、审计线索的设置等。会计软件的程序审计,是指对组成会计核算软件的各子系统程序的审计,系统程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质量和处理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这一内容的审计工作繁简,又视被审计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来源而定。对于己通过财政部门评审的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中已经过严格的审查,因而可靠程度较高,但由于企业的二次开发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且直接影响程序执行的正确性,因而仍然有必要对其进行程序审计;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或者是委托外单位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程序审计更是必不可少,必须根据《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法规严格进行审核.
(二)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的手工系统的那一套审计技术,就不可能达到审计的目的。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与内部控制等方面,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
(三)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技术手段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手工审计中所制定的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也就很难适用。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又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在国外,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1984年发布的《计算机处理对检查财务报表的影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84年公布的《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国际审计准则16》-《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都是对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的审计所发石I的一系列文件。在我国,由于经济立法往往是在经济事项充分发展之后,而计算机审计工作又刚刚起步,因而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和准则发布不多。
(四)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不管计算机审计发展到哪一个阶段,也不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如何先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总是人机审计。在这一审计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审计人员。从审计计划的制定到审计程序的确定,从审计技术选择到审计方法的采用,都必须由审计人员操作和指挥。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不仅应当熟悉财经法规以及其他的审计依据,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不仅要懂得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且还应当根据审计过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即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模块。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审计人员还应当掌握编写适合各种场合需要的审计软件,建立起自己的电算化审计系统。
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
(一)应该采取适应电算化会计的方法和手段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手工审计方法已不能达到审计的目的,审计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审计技术和方法应随之改变。当审计线索和审计数据都发生了变化时, 审计工作单靠原有的一套审计方法和手段就远远不够了。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所包括范围也扩大了, 不仅要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和打印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 还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可靠性、真实性和安全保密程度检查。根据系统程序的设计流程图,重点检查程序设计是否符合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考核它的合法性、合规性;利用被审单位的实际数据,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处理检验, 并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
(二)努力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会计审计人才
随着会计电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联网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日趋复杂。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将众多的处理步骤加以汇集,从而改变了会计信息记录过程,必须通过职责分配才能实现的内部控制。而且,会计数据与计算机操作数据相互结合,将逻辑上相关的全部数据汇集于一个综合的系统之内,克服了由不同部门分别执行不同步骤才能完成的处理过程,使诸多职能集中在数据处理中心实现。这些方面的变化加速了审计的难度审计线索的改变,计算机运算的速度,精确性及编辑功能,要求审计人员重新检索传统的审计步骤。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控制,已成为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和使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关键。这都为审计人员知识技能提出了新的标准。所以目前,在开发和完善计算机审计过程中,可以对原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以便胜任计算机审计工作;也可以通过培养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专业知识,掌握审计原理和方法,专职或辅助进行计算机审计工作;可以由审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相互配合组成审计小组,共同完成计算机审计工作。各部门应根据现有条件,调动积极因素,不断完善这一工作。
(三)事先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方面
会计与审计在保证各自职能标准的前提下, 为更好地体现两者从系统的程序设计、开发到操作技术方面协调一致, 防止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漏洞, 最好的方法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 由审计人员直接参与, 即实行系统的事先审计工作。事先审计可以直接监督系统开发过程必须按照标准的开发规程和方法进行, 以保证系统程序及应用控制满足会计管理需要并达到应有的质量。与此同时, 审计人员直接参与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也为审计人员审查系统开发过程和评价应用控制提供应具备的条件。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系统中事先嵌入审计程序,如为检索审计数据而在应用程序中插入各种相应于审计目的的程序指令, 设置专门的审计数据文件等。这些审计程序可以执行审计监督, 建立审计跟踪文件, 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操作处理的有关信息, 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跟踪追查这些程序执行审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