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事业单位的逐步走向市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行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随着国家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因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公益性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满足不断扩大的公益需求,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财务资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已经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渠道筹集资金。目前,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业务活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财务管理不应再局限于预算资金收支的管理,而应采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模式,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成本管理。事业单位正确确认和计量事业活动的产出和成本,分析成本的构成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事业成本,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事业单位投资是指事业单位对资金的使用和投放,不仅包括事业单位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还包括对外长期股权投资等。
因此,事业单位的筹资管理目标是以较低的筹资风险和较少的筹资成本获取较多的资金;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以较低的事业成本,取得最大的事业绩效;投资管理目标是以较低的投资风险与较小的投资成本,取得较多的投资收益。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严谨,财务手续不健全
⒈填制的记账凭证不准确
有些单位到月底结账时,将当期发生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使一张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业务记录乱而不准确;在年终结账时,有的单位制作会计凭证不是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不符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
⒉编制的财务报告不全
不少单位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表账不符,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
⒊收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
有些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购买实物发票不填数量和单价;手续不严密,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
(二)票据管理较为混乱
票据主要来自财政部门的发票,也有单位自购或自印的发票,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票据主要是用于规费的收取,也有用于往来方面的收款收据,在票据管理中存在普通性的混乱现象。主要表现在票据认购、票据领用、票据核销上存在监督的漏洞,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国家资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三)账户设置不全、帐簿使用不规范
一些单位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个别单位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账户;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年度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调动时间和经管人员责任不清;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不规范,出现一些涂抹、刮擦,数字书写错误。
(四)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资金安全存在隐患
有些单位的会计、出纳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有的岗位互串;单位对出纳监督不够,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大额开支用现金支付,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
(五)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有的单位长期以来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没有按照会计凭证进行登记,或者是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致使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有的单位未将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或是新购置设备等及时记入固定资产账。
(六)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办法本身内容过于简单,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
(七)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费用开支不透明
财务管理中不规范的原因:一是,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的意识淡漠、财务人员审核报销时把关不严、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业务检查指导不够、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二是, 缺少正常性的会计监督,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由一把手抓财务,实行一支笔审批。作为财会人员,监督机制成为“形式主义”。同时,会计主管部门也缺少日常的会计指导;三是,部门之间的会计人员缺少横向交流;四是,对发票管理办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管理部门没有对票据使用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财务队伍中普及法律知识,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实现会计电算化;加强培训,抓好继续教育;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新观念。各单位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票据管理
财政收费票据和税务发票是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的合法票据,应由各单位财会部门统一领购和管理,其他内设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购买。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使用税务发票的,必需先报财政部门备案后方可购买使用。严禁使用不合规票据收费。加强票据缴销管理工作,实行缴销收费票据与稽核财政资金同步,做到票面收入与征收入库额度相等。经费支出应取得真实、完整、合法的原始票据,否则,单位财会部门应拒绝报销。
(三)强化预算管理
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不准随意变更预算项目、超预算安排支出。要坚持以收定支,确保年度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禁止出现红字,留下缺口。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四)建立和健全合理的财务制度建设
建立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建立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建立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这样,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推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会计集中核算是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集中支付、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模式, 是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项新举措。此项制度在浙江省范围内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试运行两年多来,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财政、审计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检查和审计时,要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衡量标准和依据,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财政业务主管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