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措施分析
发布时间:2012-03-05 点击数:2049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然后以目前存在较多弊端的国有企业为例,指出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着的种种问题,最后着重论述企业应该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加强成本管理,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关键词:成本管理 内部 改革措施一、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一)可以节约劳动耗 ...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然后以目前存在较多弊端的国有企业为例,指出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着的种种问题,最后着重论述企业应该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加强成本管理,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成本管理 内部 改革措施


一、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可以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物化和活劳动耗费的节约,具体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也就是说,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贵重或稀缺的材料,其节约使用不仅会降低成本,而且是对资源的节约,有利于防止材料的短缺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
(二)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经济效益通常用投入产出比或所得与所费之比来表达,成本作为所得与所费之比的一个方面,其水平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成本是抵减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销量和价格一定时,成本与盈利存在互为消长的关系,即成本提高,盈利相应减少,反之成本降低,盈利就相应增加。企业盈利增加,就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也可以给企业、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收益,使企业有更多的财力去发展生产和改善职工福利。
(三)降低成本是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条件,成本是制定产品的价格的重要经济依据。要想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使产品销量增加,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得不断降低成本。只有降低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才有条件。这样,就全以为工业、农业提供较廉价的生产资料以及为市场提供便宜的消费品,从而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目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彻底核不完全的市场化改革导致了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削弱了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在很多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同时,还存在具有计划经济性质的垄断性企业。某些垄断性的企业,不依靠降低成本,仅依靠垄断权就能获得高效益,这既是造成垄断性企业自身没有加强成本管理的主动性,这类垄断企业缺乏成本管理的动机和压力,又挫伤其它企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大为削弱。另外,对于国有企业来讲,目前在职工医疗和退休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
2、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监测不力,影响了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
机制的主动性。在变国家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过程中,国家不可能再对企业实行直接管理,但又出现了该管而没有管的倾向,表现在宏观成本监测、控制职能明显弱化。在财务会计制度上,规定把企业成本报表作为内部报表处理,不需要对外公布,由于不需向外报送成本报表,有的企业干脆不编成本报表。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试着放开国家的管理让市场自然去调解,没有国家干预或约束企业成本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必然会管理自己的企业,所以最终还是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在国有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1、国有企业缺乏真正的企业机制,难以建立起企业制度是最重要的弊端。无论在运营模式还是在粗放经营管理方面,改革不彻底,这是根本性的症结所在。国有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遇到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便会压低进价,或者直接向政府施压,这不是真正的成本管理的方式。
2、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严重削弱
在一些企业内部管理的责任考核体系中,片面强调以效益论英雄,而这种效益往往是指销售额,一般是不考虑成本的,由于被某段时期高成本—高价格—高收益的现象所迷惑,这种只看收益,不问效益来源,离开降低成本抓效益的做法,造成一些企业管理粗放,纪律松弛,劳动效率下降,生产消耗上升,产品积压严重,最终导致效益下降,亏损增加。因为国有企业还是以政绩论英雄;现在,垄断性企业又有了一个新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这个借口是保证国有经济在战略领域的地位或保证国计民生。
3、企业内部成本责任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没有明确落实成本责任制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企业各部门成本的高低、升降与其责任或业绩评价没有直接挂钩,企业职工对成本管理无压力。实际上成本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成本管理涉及面广,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决不是单纯的财务问题,不是靠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就能管理好的,必须由财务部门在企业各部门的协同下对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成本。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措施提出
(一)成本管理动力机制的对策探析
1、积极推进产权改革,国有资产逐步从竞争性领域“战略性退出”。尽管中国的民营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公有制经济。只有积极推行产权改革,让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以找到其真正的主人与归宿,以解决所有者“缺位”的现象,才能为公司治理的完善提供一个基本的可能性保证。上市公司中的非流通股尽早实行全流通,从而改变目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为完善公司的治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首先就要求政府行使国家所有权的部门与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分开,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和行政目标,从组织上实现政企分开,体制上实现政企分开,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制订颁布相关法律规范,如针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法律政策等,使以后的各项相关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采取措施努力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1、树立起“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理财观念。当前企业管理仅仅停留在物资管理层次是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的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直接对象是物资流,最终反映为资金流,所以现代企业经营表现为全面的资金营运,重视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用资金状况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必须经济合理,有效地组织资金营运,并通过精确地测算和分析,对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
2、要建立起合理的体系,制定出相关的制度。要树立完善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观念。根据西方责任会计的理论,结合我国多年实行的经济核算制的经验,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层次的责任成本体系,在横向上要将组织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本上具有可控性的单位确定为责任成本单位;在纵向上按照企业规模、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级管理,使成本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得到有机的结合,使成本核算体系、责任成本控制体系和责任成本组织体系三位一体,形成以责、权、利为中心的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
3、要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抓好供、产、销各个环节的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提高储备资金周转率。物资采购是企业的资金由资金流转向物资流的第一个环节,储备资金存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储备资金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我市企业一般来说资金较为紧张,可以先以储备资金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对储备资金结构进行压缩。以员工自身素质和管理现状出发,运用科学的ABC分类法,确定合理的储备资金定额,减少物资积压,降低资金沉淀。
应及时处理积压物资,对历史遗留的积压超储原材料,物料,采取降价或报废处理,以达到盘活资金,增加资金流动量的目的。适当增加集中采购物资的范围,充分利用采购部门业务渠道广,检测手段先进,人员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降低采购及仓储费用。
(三)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
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企业自身首先要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在降低环境总成本的情况下,适当扩大环境的预防与支出,避免违反环境法规的事项出现,从而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处罚损失和社会声誉形象损害。国家和企业在核算层次是否考虑将环境方面的支出纳入成本计算列支范围,可以利用作业成本理论对其进行改善和提高。同时为了应付国际贸易认证需要,企业应加快自身的IS014000绿色认证体系建设,按照相关标准对企业实施改造,为企业的产品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保障平台。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