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对关中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简要研究[2]
发布时间:2011-08-08 点击数:4010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确定为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要求将关中打造成为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农业循环经济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在关中地区推广应用的情况却相对滞后,存在应用模式单 ...

  三、九大发展模式
  1.田内循环发展模式
  该模式包括秸秆还田、果园养殖、间套种、坡地水保措施等方式。特点是实用性强,便于实现,与现有种养植业结合程度高。在关中各地均可推广。
  2.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技术、资金、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融入循环经济理论,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匹配,形成能源利用上下游的关系,使设施农业建设达到可循环、高效益的目标要求。这种模式技术含量高,对循环经济内各组成部分匹配度要求高,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近郊发展。
  3.农协发展模式
  由农业协会统一组织实施,通过科学设计实现种(养)殖业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循环,在协会会员范围内及不同农业协会之间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推广应用标准化种养殖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走无公害、无污染、品牌化的绿色农产品开发道路。最后通过与流通企业的面对面合作,走入市场。这种模式特点是显著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4.绿色旅游发展模式
  一是引导农户集中居住,集中建设乡村公共设施;二是运用循环农业技术,开展改水、改电、改路、改厕等设施、循环化改造工作,净化、美化乡村环境,建成生态乡村;三是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庭院循环立体种养经济;四是大力发展“农家乐”,建设“绿色农庄”、“绿色宾馆”等,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品牌。这种模式特点是以乡村为整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乡村大循环和农户小循环的多层次循环农业体系。
  5.“种、养、加”发展模式
  一方面,注重利用生物链特征建立农业多层循环体系;另一方面,注重产业间的再循环联动,即再循环的链接。这种模式通过循环经济为纽带,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改善地方经济产业结构。适用于各类涉农园区和农业基地推广应用。
  6.节水型立体复合发展模式
  陕西的水资源十分贫乏,要走“节水、蓄水、保水”之路,实现立体复合型循环农业体系。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域推广。
  7.大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
  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是运用工业化的思维方式指导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视同为连续的生产过程,实现农业生产的危害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达到环境保护和生产相容的良好状态。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实现单项农业之间相互联通、相互促进做为农业发展的衡量标准,以有效避免农业发展中的短视行业。适用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园区发展。
  8.“点-线-面”发展模式
  首先要建立点对点的循环形态,比如农业种植户从垃圾场获得有机肥。其次是发展国民经济行业间“线”的循环形态,比如,种植基地与污水处理行业的合作。最终形成城市企业与农村间广泛的循环,即实现“面”的循环。适用于特色鲜明的城市企业带与农业产业带间实现。
  9.低碳经济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是地球物质循环的一部分,建立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系统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抵消掉80%的农业温室气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在低碳经济下,循环农业发展要遵循“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理论-生态农业模式-农业节能降排”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注重低碳经济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工作,要在高新农业产业园区首先推广应用。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