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发布时间:2011-07-19 点击数:2382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国民经济循环中实物运动和资金运动、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紧密联系起来,它主要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帐户两部分组成。国民经济核算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计量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宏观经济管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国民经济循环中实物运动和资金运动、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紧密联系起来,它主要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帐户两部分组成。国民经济核算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计量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是完善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

一、会计统计核协调统一的必要性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数据资料互为引用、互为吸收,有着紧密的联系, 是不可分割的两种核算体系。

1、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相同,使用相同的原始记录与原始凭证,互相使用对方的核算成果。

2、会计统计核算所使用的很多经济指标相同,如资产、负债等,并且其核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也是一致的。

3、会计统计核算信息互补。会计统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分别从不同角度搜集、整理和反映共同上网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双方取得的信息具有互补性。

两种核算紧密的联系为两者的协调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强化企业整体核算的必然选择两种核算的协调统一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主要差异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都是重要的经济核算手段和方法,但从管理体制、核算方法、核算分类、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原则、对收益分配的核算、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

会计与统计在核算时都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一基本原则,但两者的管理体制又不完全相同。会计管理属于微观领域的经济管理体制,即财政预算的分级管理。它是按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的。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是“分级包干”部分的会计核算资料,而不是本地区全部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而统计属于宏观领域的经济管理体制,为了适应各级政府管理经济、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采取以块为主的属地原则,各地区能掌握本地区全部企业的核算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形成国民经济的总体核算。

2、会计与统计在核算方法上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账户,跟据会计凭证,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对每一项具体的业务加以登记、分类、汇总进行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济现象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把握总体特征,推断发展总体趋势。

3、会计与统计在核算分类上也存在着差异。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如新会计制度把国民经济按主管部门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施工房地产、对外经济合作、金融保险等八大行业。统计核算则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如国家新颁布的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十三大门类(行业)。

4、会计与统计对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原则不同。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经营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

5、会计与统计对收益分配的核算不一致。会计核算反映企业收益的指标主要是利润,对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核算反映比较详细,但分配额中包括了非本企业直接生产所得的营业外收入、转来利润及弥补亏损的收入。而统计核算则从宏观角度观察企业的社会收益分配,即通过核算企业增加值来研究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再进一步核算企业可支配的收入及其分配,来反映不同企业拥有生产资金的规模和水平。

6、会计统计核算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也不相同。会计核算以所得利润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和企业最终目标;统计核算则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以企业增加值(或净产值)作为经济效益指标或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依据。

总之,随着现代化核算手段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两者核算不协调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势在必行。

三、实现会计统计核协调统一的构想

国民经济核算由会计统计核算综合组成,协调统一会计统计核算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主导,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为依据,会计与统计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双方都作些改进,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资料的共享度,最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1、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

2、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管理的重点是经营,经营的中心是决策。而决策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会计统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及时性与正确性。企业只有对所发生的信息、形成的信息流进行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3、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改进会计统计核算原则。在核算中,对会计与统计相同的指标,在指标名称、涵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使会计统计核算找到共同语言。对会计与统计在核算中存在着差异的资料,应有明确分工,相互补充,搞好协调统一,以解决会计与统计在核算原则和指标口径上的不协调。

4、调整和增加会计核算中有关分类的内容,满足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会计核算除按行业分类外,可与统计核算配套,增设按产业分类核算的内容。此外,根据统计核算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一些独立的项目,这不仅为统计核算提供了直接资料,也解决了会计统计核算在分类方法上的不协调问题。

5、建立增加值会计,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增加值也叫附加值或追加值,会计上习惯叫增加值,它是本企业经营活动在外购货物和劳务上获得的增益,即营业收入扣除经营活动中耗费的中间产品和劳务后的余额。增加值的核算扩大了现有会计与统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加值能显示各方面(包括政府、职工、股东、债权人)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权益指标,它把企业的经营核算与分配核算、微观核算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联结起来,从而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真正联结在一起。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加强微观核算职能的同时扩大会计宏观核算职能,即在加强会计固有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座通向国民经济核算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增加值核算,即“增值会计”。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