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引进权责发生制
发布时间:2011-02-11 点击数:375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实行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出来,我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引进权责发生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有一定的局限性      1、不能如实 ...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实行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出来,我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引进权责发生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有一定的局限性
  
  1、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
  在收付实现制下,单位发生的应付货款、拖欠职工的工资,政府债务应承担的利息,不进行账务处理。而这些实际存在的负债,属于会计主体应承担的义务,会计信息不作揭示,资金不作好准备,一旦债务到期,就会产生财务危机。例如,高校学生欠缴的学费、医院病人出院后的欠费,按收付实现制,都不作反映,极易导致单位不能及时催收款项,从而形成无法收回的坏账,造成损失。又如我们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基础管理薄弱,家底不清,存在大量账外资产,有楼房建筑、超标轿车、办公设备,土地产权等未入账,直接以费用核销,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资产状况不清,家底掌握不清,财政分配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影响预算编制。
  2、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收支和收支结余情况。
  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不便于进行成本核算,一些收支项目不配比,不能真实反映当年结余情况,单位应付未付的款项、应上缴(下拨)的款项,都不作支出处理;同样,单位应收未收的款项,应由上级拨入(下级缴入)而未拨入(缴入)的款项,也不作收入处理。这样就形成了收支不实。由于收支不实,据以计算出来的收支结余也就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3、不能全面反映单位资金运动和工作业绩。
  以收付实现为标准提供的会计信息,实际上只反映了现金的运动,而不是整个行政、事业资金的运动。因此,按收付实现制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不能科学地提供资金运动和业务运作情况,不利于业绩考核。可见,实行收付实现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客观必要性
  
  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中,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经营性业务除外)都实行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收付实现制适应于投入控制型的预算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府对经济和社会调控职能的重新定位,要求政府预算体系也做出相应的变化,政府理财的关键在于为市场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和必要的保障,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更准确地反映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活动范围,更好地发挥政府预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迫切要求建立公共财政,建立公共预算。建立公共预算是大势所趋,时代所向。
  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公共财政收支安排计划,是反映政府全部公共财政收支结构的一览表,实行公共预算必须拓宽会计核算内容,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债务、债权、产权也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将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统一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要计提折旧,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承担不了拓宽的政府会计核算内容,它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各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与效率水平。
  在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产生了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客观必要性,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计量和核算,即以权利和业务的应收和应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实行权责发生制是如实反映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会计要素的需要,是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和单位工作业绩的需要。经济业务越是复杂,越有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引进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现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在政府会计上采用了权责发生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该引进权责发生制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