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系统流程再造的必然性
(一)传统会计流程的缺陷使会计流程再造成为必然 手工的会计流程始终是和业务流程相分离的,人们无法得到实时、可靠、相关的高质量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电算会计取代了手工会计中大量繁琐的分类、累加和存储的操作,但从其应用效果来看,当前的电算会计仍难以脱离手工会计流程的局限性,究其原因发现,当前电算会计基本上只是对手工会计的简单、机械地模拟,对于一些冗余的流程改造,只是简单地缝补组织上的缺陷。当前电算会计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来适应手工会计模型的规则及其功能定位,它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征和手工会计模型的会计信息系统。英国著名学者T.W.麦克雷指出,新的电子计算机工艺在数据处理的速度和自动化方面出现了巨大进步,如果在会计体系中不作出一些重要调整,电子计算机的这种潜力是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袁树民也指出(1998),要想使企业的绩效大幅度的提高(会计信息的效果),必须打破旧的体制(传统的会计模型),重新开始设计全新的企业事务流程(会计业务流程)。
(二)会计目标的变化使会计流程再造成为必然 传统的经管责任观强调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其在设计会计流程时,没有充分考虑投资决策,以及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而是更多地考虑了可靠性,对相关性的关注明显不足。如目前常用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难以顾及会计信息相关性。决策有用观则强调会计信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其更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如葛家澍,杜兴强(2004)指出,在决策有用观下,由于所有者的模糊和高度分散性,使得财务报告信息的受托责任解除功能大大降低,而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则成为在既定环境下支配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相关性就成为关注的焦点。鉴于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不可或缺的关系,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两者均不能偏废,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重构一个融可靠性与相关性为一体的会计业务流程势在必行。
(三)企业业务流程的变革使会计流程再造成为必然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传统的企业运作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例如,目前广泛采用的条形码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对商品的生产,销售等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并产生相应的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方便的进行分类、查询、统计等处理,以及实时的传输,这种方式比手工记录方式更便捷、准确。同时,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业务流程将发生巨大的改变。首先,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建立企业级、地区级乃至全球级的信息传递实现信息共享,将传统的串行工作方式变为并行工作方式,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层次也由垂直变为水平;其次,可以借助于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使很多原来必须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工作由一般的员工,变为完全由机器来成承担;最后,网络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子商务新型交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新型交易方式也对传统的业务流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是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企业的供、产、销有关的合同,提单,保险单,发票等书面记录不复存在,全面由电子记录所代替,这种无纸化的数据环境从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模式下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二是任何交易都会包含一个最基本的环节——资金的转移。电子商务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就是货款支付的电子化,即资金流在网络上的实现,这需要全新的电子支付工具,它相对于传统的支付方式更为便捷。作为对业务流程的财务上的反映,会计流程也必须随之调整。
二、国外会计流程再造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内外会计流程再造的现状分析 国外的会计流程在再造时,强调了数据的集成,提出“提供数据的流程(feeder process)”的概念:即汇总业务事件数据,然后将其传给企业系统数据并在数据库中加以处理,财务系统与制造,分销等业务事件共用一套数据,财务信息随制造、分销等业务事件的作业流程同步产生,即在产生物流信息的同时产生会计信息。于是,业务事件的数据和财务数据被统一存放到整合的企业数据库中,最终由总分类账汇总与财务相关的业务事件数据,向财务职能部门提供各种财务报告。通过该方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真正地集成到了一起,如图1所示。这里简单以流行的SAP/R3系统为例。SAP/R3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模块: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财务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其中前三个模块也可以统称为后勤模块。SAP/R3系统同样强调了集成性,从而确保了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自动更新的要求。当用户在后勤模块处理业务时,如物料的收到和发运,这些业务所引起的财务上的变动将立即自动地记入会计系统。明晰的参考数据和各种协议保证了自动处理功能,即便用户没有完整的信息也不妨碍业务。此外,SAP/R3系统提供了电子化的处理方式,保证了用户和业务伙伴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实时性,而国内财务软件的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多半是隔离的,有些虽然声称是集成的,但这种集成仅仅是用一个接口程序,定期(一般为一个会计期间)将单据生成财务凭证,除了共享一些基础资料外,平时和财务系统并没有联系,仍处于批处理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