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汽车和房地产两大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下降的严峻考验,其财务风险向上下游传递。经验表明,当外部经济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收入增长低于预期时,消费者一般会改变家庭支出决策,并首先考虑推迟甚至取消汽车、住房等特定产品的购买计划。这已导致汽车和房地产行业连续数月的销售低迷。而汽车和房地产普遍被视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其对零部件制造、钢铁、建材、施工、装修、维修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甚高,使其财务风险通过上下游传递而被放大,形成连锁反应。
三、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启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对于财政部门而言,企业发生的财务风险,将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或加大财政支出,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财税政策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往往是企业。因此,笔者认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除了要积极研究和实施财税政策外,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一)加强以现金流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增强自身的风险“免疫”能力。经济危机中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保证现金流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在此基础上,如果企业还有更多的现金流,就能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投入、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战略转型和扩张,真正地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而这要求企业具备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此次金融危机波及的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即使处于同一个行业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有的陷入“危”境毫无生“机”,有的却能化“危”为“机”,其中最大差异就在于现金流是否充足。很多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受个人认识和能力所限,不可能自发地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因此需要加强外部的宣传和引导。具体地说,就是及时总结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典型案例,广为宣传或者发布财务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二)重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设,扭转企业粗放管理的局面。从调研情况看,我国还有相当大比例的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仍停留于会计核算层面。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粗放的问题,对外部条件变化引发的财务问题缺乏分析和应对能力。事实上,企业财务管理涵盖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的方方面面,其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设,主要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制定实施财务战略,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企业应当分析金融危机中的产业状态,结合近年来经营发展和财务管理情况,理清经营思路,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加强财务战略管理。二是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健全财务运行机制。通过成文的制度,确保财务管理贯穿各个业务环节,并健全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激励与财务监督机制,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三是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加强风险管理的人才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较强,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掌握国家相关财政、财务、金融、税收、资产管理等政策法规,又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因此,企业应当重视财务管理人才的内部培养。
(三)建立财政对企业财务的监管制度,推进财政风险管理“关口”前移。财政对企业财务实施监管主要包括:一是掌握企业财务风险的微观形成机制,以助于实施宏观财政政策时把好脉、开准药;二是及时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引发的财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从外部推动企业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四是确保企业按规定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体而言,可探索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和财务管理评估制度。财务预警机制,是区分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通过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实际财务运行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及时向企业及有关方面发出风险预警,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机制;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及流程、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等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发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的制度。以财务预警和财务管理评估方式取代计划经济时期针对企业具体财务事项的行政管理方式,可在充分保证企业自主管理的前提下,发挥财政部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和公共管理者的作用。
总之,与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相比,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尽管不能立竿见影,其效果也很难量化,但这属于企业的“内功”。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升级”,将有助于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化解财务风险,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