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续经营在危机下,产品需求的减少、原材料供应的匮乏以及融资难度的加大无不使企业的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使对于持续经营假设的评估显得格外重要。
审计师需要关注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出现问题的迹象。这些迹象主要包括:债务展期、大额资产处置、同一集团内的公司出现经营危机甚至破产、存货发货延迟等。
商誉本质上,商誉是一项不可辨认 的资产,主要包含了两个因素的价值:被购买方“持续经营”要素的公允价值;在合并被购买方和购买方的净资产时产生的预期协同效应和其它利益的公允价值。
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受到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持续经营”所对应的商誉价值很可能出现减值。同时,在经济危机中,无论是购买方还是被购买方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困难进而会影响双方的协同效应,甚至会产生负的协同效应,减少甚至根本消除商誉价值。因此在审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商誉的价值,必要时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在危机下,企业采取缓解现金流压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处置固定资产,因此审计中应特别关注被审计单位关于处置固定资产的 计划,并考虑其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评估资产是否已经减值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计算其可回收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般可以从市场中得到,其准确性相对较高,而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是审计难点所在。
未来现金流现值由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两个参数决定。在企业市场萎缩的情况下,相应的未来现金流量也会减少。同时,由于国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目前的利率水平较低,资金的时间成本下降,相应地,企业也降低了折现率。
审计师在评估资产减值和计算未来现金流现值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危机对于上述两个参数的影响,确保资产计价的准确。
收入确认的风险在危机下,购货方的运营状况可能出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经营失败的风险提高,相应的,经济利益流入的重要性变得十分突出。
审计师需要特别关注购货方的经营情况,如果购货方已经出现经济困难,或者在销售行为发生的时候已经有证据证明收回货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则不能确认收入,需要待收到货款或可以证明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方能进行收入确认。
同时,由于被审计单位对经营业绩的要求,审计师应留心其管理层高估收入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管理层和员工的舞弊危机时,企业舞弊更易发生。
审计师需要保持职业的警惕性,在审计计划阶段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以及经济危机对其产生的影响,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以求对被审计单位的业绩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在进行现场审计时,对于偏离预期的经营业绩需要找到充分的审计证据予以支持。
此外,经济危机导致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出现困难,减薪、裁员、控制费用等一系列措施也能诱发企业员工的舞弊行为,进一步加大了舞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