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级资讯 >> CFO人物访谈
谱写会计信息化之曲-专访上海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胡仁昱[2]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08-02-27 点击数:296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胡仁昱清楚地记得软件先驱先锋、万能相继倒下。这些牺牲的第一代会计电算化软件商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先锋、万能都没有摆脱DOS数据库的荣耀与束缚,固守现 ...

    失败并不能阻止勇敢者前进的脚步,中小企业需要适合自己的ERP。时至今日,用友、金蝶并没有放弃中小企业版的市场,当年的探索已经化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向前挺进,中小企业的ERP信息数据技术支持依然还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前进的脚步,是退还是进?举棋不定的徘徊是无用的,作为理论前沿的胡仁昱怎能睡得着?更为急切的是,上市公司的信息监管、诚信体系的建设也在对信息技术数据提出挑战,2006年,胡仁昱又接了新的国家标准科研课题:财会信息元数据标准。

    “要建立财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体系的基础离不开元数据的支持。这就好比我们在网上搜索网站地址,在图书馆里查阅图书地址,都需要搜索引擎,而信息化的元数据系统就好比这引擎,有了这引擎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者以及外部监控者就可以对企业内部的财会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实行实时监控需要突破的瓶颈就是系统的标准数据元。比如企业内部一笔2000元的应付工资业务,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以及出纳员的信息都构成了这笔业务的信息元素。对于这些信息元素都可以在元数据标准中予以体现。如果突破了元数据这一标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上市公司的监管,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变阻力为动力

    2008年是我国财务领域初次运用计算机的三十周年,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中国的财务信息化之路走过了不同寻常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胡仁昱走过的十五年更是验证了什么叫不同寻常。

    “会计信息化是个默默无闻的领域,是雨点大声音小。在会计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研究的许多学者转向了审计、战略管理、公司内控等其他领域。我是1994年踏入这个领域的,踏入这个门槛的人少,踏出门槛的却不少,我不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在这块阵地固守下来。”胡仁昱并不喜欢随波逐流,而是安心走脚下的路,一步一个脚印。

    1999年下半年,胡仁昱提出建立一个让所有企业信息高速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建立自助式会计系统。自助式会计系统采用组件化结构,以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根据需要调用组件。数据只需一次导入就可共享,数据标准接口使它成为以客户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当代企业财会管理平台。任何用户、企业或跨部门企业的合作伙伴,都可以获得用重要的、相似的软件零件按规格改制计算环境。相应地,软件市场也逐渐变为一个由标准件组成的交换场所。在软件“超市”中可选择按不同会计政策和会计标准所产生的不同模型进行运算、比较,以满足用户对财会信息多元化的要求。这就引出一个怎样开发自助式会计系统,并建立财会信息技术网站的问题。

    世上平坦的路平不多见,胡仁昱脚下的路,同样是崎岖不平。在理论研究之路中,他会积极地调整心态,变阻力为动力,但他也有无奈的时候,这份无奈让他最为痛苦:“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转变到应用层面,运用到实践中简直困难重重。”

    研究成果如何推广,除了持之以恒外,中国还有另一个鲜明的特点,胡仁昱感触颇深:“中国的会计最大的特点是政府管理型会计,政府如果主导一个项目的推广,那么项目的推广就会容易得多,否则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会相当漫长。集小胜为大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决策。”

    国外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信息化就已经开始运用到财务领域,会计信息化在世界发达国家风靡一时。这个思潮直到1999年还在影响着台湾地区的一些会计学者,曾经有的学者提出,认为在网络的大环境下,会计面临着全面的危机,认为管理电算化会计可以替代传统意义上的会计。面对类似这样的思潮胡仁昱从不左右摇摆,他一向对自己、对中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充满信心:“中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一特色,这本身也有其优势所在。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扬长避短,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国际上的会计信息化也要看中国。”

Total:212

责任编辑:admin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