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
发布时间:2007-01-28 点击数:198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摘 要:当前高校正在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这一新制度的实行将对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涵、特点、支付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高校 财务 ...
摘 要:当前高校正在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这一新制度的实行将对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涵、特点、支付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高校 财务管理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一种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其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库拨出资金的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现象。这一新制度的特点一是取消各部门各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支出账户,将这些资金统一集中到各级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或经批准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单一帐户中;二是为了准确核算、反映各支出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财政和国库部门按支出部门、资金性质等设立国库分账户和分类账户;三是支出一旦发生,财政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不存在非单一账户下出现的多环节转账业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方式有两种:1、财政直接支付: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按月向财政部门报送资金使用申请,预算单位实际发生支付业务时,向财政支付机构提出申请,财政支付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或资金使用计划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通过代理银行进入全国银行清算系统实行清算,将财政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经由财政专户拨付到收款单位的银行账户。工资、政府采购、大型建设修理项目资金都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2、财政授权支付:由财政为预算单位在代理行开设零余额账户,由预算单位自行发出支付指令,通过转账和现金方式支付,代理行零余额账户每天在支付后同国库清算,保持账户余额为零。该账户定时、定量与国库清算,账户资金使用情况定时向财政报账。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一般为小额和零星支出。由于银行间的结算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进行的,因而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在每次结清后余额都为零,所有财政资金的日常节余都保留在国库的单一账户中。从国库分散支付制度转变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对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财政资金不再直接下拨到高校,而是由财政支付中心将年度经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追加调整预算通过网络以指标的形式下达给预算单位,各预算单位按照指标的数额在年度内分月编制用款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汇总后上报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根据审批后的批复计划给预算单位下发用款额度,预算单位按照用款额度和用款计划中的项目分别以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使用资金,而用款计划编报和批复的依据就是高校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要求预算具体准确,而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比较粗糙,年中增加预算的随意性大,集中支付后,人为的因素一定不小,改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必须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具体措施:1、推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和支出项目进行细分,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2、高校应在“大收大支”的综合财务预算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指标体系,尽可能细化预算,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都建立在明细预算基础上,科学、合理、准确、详细地安排本年的支出,并根据资金来源的性质将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区分开来,确定哪些项目是财政直接支付,哪些项目是财政授权支付。3、预算单位还要根据预算编制用款计划,并落实到类、款、项、目,做到每月用款计划都能心中有数,增强用款的计划性。4、校内各用款单位及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准确、按时报送用款计划,使资金严格按计划支付,杜绝无预算的支出,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同时在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使资金支付管理内容更加细致,时间上更具有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二、建立一个适用国库集中支付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国库集中支付依赖于一个高水平、高起点、高质量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必须建立一个能够与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兼容的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没有这个信息系统,就无法与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对接,无法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只有极大的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具有高等学校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才能确保能够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将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财政支付信息系统,为执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提供及时、准确的相关信息,保证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在高等学校顺利实施。 这一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资金使用者、资金管理者和支付银行联网,提供以下功能:一是要满足资金使用单位申请使用资金需求,方便预算单位将预算开支的业务准确、完整地输入系统,形成电子凭证,提出支付申请,通过网络及时传输到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使支付中心及时收到信息,同时可在电脑中自动查询有关支付中心审核后的反馈结果,了解到申报的业务是否通过审定,及时查询支付银行的支付信息。二是要满足资金管理者的预算拨款和审核需求,使国家财政部门及时将相关预算指标信息录入系统,然后审批给下一级的预算支付中心,直到预算支付到达基层的国库预算支付中心后,基层的国库预算支付中心在收到各资金使用单位的支付申请后可进行审核,生成授权支付凭证,送交代理的银行进行资金支付。三是要满足支付银行的日常支付信息的接收和相关账务和报表处理,并及时反饭相关信息给资金使用者和资金管理者。 三、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我国原有的财政性资金的收缴和拨付方式,基本上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高校层层设置账户,层层转拨资金,最后支付到最终用款单位或收款人,至于用款单位如何使用资金,何时使用资金,财政部门无法及时、准确掌握,只有待高校上报会计月报时才会知道,这是典型的事后监督。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以前,高校出现了多头开设账户,预算内转为预算外、小金库、帐外帐等现象,造成资金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而且易于滋生腐败。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首先要对高校的用款计划进行审核,对没有预算指标的用款计划不予审批。而且在高校的支出行为发生时,无论是财政直接支付还是授权支付,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以及没有计划的拨款申请,要在发生前加以制止,从而形成了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仅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的流向和流动进程进行及时监督,也有利于加强各单位的财务和资金管理,避免多重设置账户,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和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财政资金活动的透明度。 总之,国库集中支付在我省实行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也较少,各单位也都在积极探索适应改革需要的财务管理模式,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省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地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徐曙娜:《我国国库集中收支制度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彭久麒:《政集中收付制及其对高校的改革导向》,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3]张继珍:《关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7)。 [4]高秀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简介》,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3)。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