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支持战略
现在,多数企业还仅仅把预算作为协调生产与销售、控制成本的工具来加以使用,其他职能,尤其是战略支持职能则被忽略。
实际上,预算是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手段,其战略支持职能主要表现在:战略沟通,预算在战略规划与经营活动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使总部的战略意图得以贯彻落实;资源配置,预算为战略的落地提供财务、人力、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并通过信号机制强化各预算执行单位在战略管理中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过程控制,通过预算目标与实际业绩的比较分析,了解战略目标与经营计划的进展情况,并为纠正两者的偏差明确工作重点;结果评价,预算为评价各预算执行单位及员工的工作业绩提供了依据,并通过奖惩机制最大限度地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没有预算支持的企业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而没有战略引导的企业预算,是没有目标的预算,很难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强调预算的战略支持职能,必须突出资本预算在全面预算管理 中的重点地位。因为资本预算是联系企业战略与经营计划的纽带,缺少了资本预算,容易导致战略管理与经营活动“两张皮”现象,甚至是企业发展与战略目标“南辕北辙”。
其次,资本预算金额大、时间长、风险高,相较于日常的费用预算,对企业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影响。
注重平衡激励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离不开激励机制。而强调业绩越高越好的业绩导向型考评和强调预算与实际误差越小越好的真实导向型考评,对企业来讲,无异于“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业绩导向型考评能够促使执行单位追求更高的业绩目标,但却可能导致预算宽余,并诱发短期行为,削弱预算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真实导向型考评能够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使预算更好地发挥规划和现实指导功能,但却可能妨碍执行单位努力追求更高、更好的业绩,即业绩宽余。同时,决策机构为了应对执行单位的上述行为,常常通过提出更高的目标来让代理人“砍价”,预算编制过程就演变成了费时耗力的“讨价还价”的游戏。
如果不想让企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就需将预算考评结果与薪酬激励挂钩。实践已经证明,在业绩评价与薪酬激励方案的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平衡:财务评价方法与非财务评价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平衡,结果和过程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等。平衡管理有助于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