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工程项目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而新上工程项目投资的比例达到60%左右。一方面是投资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方面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和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和评价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服务,而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能够直观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单位目标,引起单位领导注意及重视。因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势在必行。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及内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是查找各个阶段的缺失部分、薄弱环节、衔接部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事前环节重点是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前期各项工作的审计进行查漏补缺,消除效益流失的隐患;事中环节主要是控制,要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人工、物料及其他费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实现造价控制目标;事后环节重点是评价,要通过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分析,对其经济效益情况作出评价。
1.前期调研论证阶段的审计重点应放在所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审计中要注意分析项目调研程序是否科学;调研内容是否全面;调研结论依据是否充分;专家意见是否独立、客观,反对意见是否得到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要素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后提出的;具体论述项目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及建设上的可行性;项目建议书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拟建项目的各要素是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测算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等。
2.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这一环节关注的重点是:工程建设理由及条件;工程选址及建设规模;工程主要内容及投资形式;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内容是否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充分说明。是否满足设备的选型、征地、投资控制、编制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施工图设计是施工建设的依据,它需要满足建筑材料的选用,设备的安装和非标准件的制作,满足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方面的需要。
3.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在招标、投标、签定施工合同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既不参与招标的也不参与标书的鉴定。招标或代理招标部门应为审计部门设立监督席对招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在评标结束后,向全体投标人员发表审计意见,使审计人员既能处在第三方的监督位置,又能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既能做到事中审计,又能做到在合同签定前监督改正存在的问题,减少事后审计的被动性。
4.签定合同阶段效益审计的重点是工程用主要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和不超投标报价。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择优选择供货厂家,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在签定承包合同的同时,应将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扬尘、噪声、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写入合同附加条款。签定合同时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双方有关工程的商洽、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5.开工准备阶段的审计这一环节,审计关注的重点是资金到位的情况;现场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是否按照工程建设管理办理了城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质量监督等手续;是否依据工程设计做好土地征购、拆迁、搞好“四通一平”工作;是否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措施;各项准备(备料、施工队伍进场等)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等。
6.工程建设阶段的审计主要应该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材料方面。审计人员应监督建设单位并派员根据要求进行市场调研以确定材料价格,排除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可能。第二,在设计变更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施工,不突破投标报价,对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设计变更,应从申报制度上严格控制。第三,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全局出发,抓重点、抓难点,抓紧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节奏性、均衡性。
7.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重点是完工程度和工程质量的审查核实。审计中要注意:(1)工程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条件,验收是否严格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2)有无因设计不合理,工程不能发挥效益的问题;(3)工程设备内在质量是否存在问题;(4)有无完整的技术挡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是否签定了工程保修合同。
8.工程结算阶段的审计重点是核实工程造价,避免高估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下面的工程结算六步审查法在实践中可经常用到:第一步,工程量审查。对工程量审查,一要看是否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执行。二要结合施工图纸看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三要看工程量中执行的系数是否确切、恰当;第二步,定额套用审查。一是审查预算选用的定额子目所包含的施工内容与该工程各分步项的施工内容是否一致,也就是对施工要求的情况。二是审查定额允许换算子目及换算方法是否合理,从而确定有无高套、错套、重套定额的现象。三是审核材料价格是否符合当时市场行情,是否符合本企业内部制定的价格及合同规定的价格;第四步,费用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审查。一查所套用定额与费用是否配套,二查施工企业的资质、级别、所施工的工程类别与工程费用规定的级别、类别是否相符,从而确定有无低级高套、虚增取费项目、重复计费、随意提高计费基数等情况;第五步,工程预算书计算结果的审查。主要是复算预结算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无人为错算、多算的情况;第六步,深入施工现场,核对设计图纸及隐蔽记录单所记录的尺寸,有无错记工程量的情况,核对施工操作程序是否与定额相一致。
9.工程运营阶段的审计项目投入运营后效益审计关注的重点是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就是所谓的达标性审计。在内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确定项目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要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环节,关注企业及项目部的经营风险。一个好的项目,有了一定的投入,不一定就能产生好的效益。由于管理不善、作业组织不科学、机械设备及施工临时设施布局不合理,都可能影响这个项目效益的发挥。因此,工程项目运营效益审计就是通过对完工投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和项目效果的实际验证,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是否实现。要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未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采用应对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以减少经济损失。同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的新项目决策提供建议,促使工程投资决策更科学合理,从而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
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通常采用的方法
1.审查复核法。就是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和审计人员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核实其提供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断、验证、计算,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分析与复核作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
2.对比分析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预算数或计划数与实际数从定量的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异同。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对比分析法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在审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比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比率法,可通过百分比、绝对比、相对比等,视具体情况作出一种或几种的选择进行比较与求证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在选用对比分析时,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选用最合适的对比方式,然后才能运用分析方法实施具体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纵向对比、横向对比、计划与实际对比、整体与部分对比及综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