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审计机关加快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7-10-13 点击数:1780 正文:【
放大 】【
缩小 】
简介: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监督被摆上重要位置,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目前的现状和审计工作的发展来看,县级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固定资 ...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监督被摆上重要位置,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目前的现状和审计工作的发展来看,县级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没有必要;有些建设单位私下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核,不愿接受审计机关审计。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范围不够广,形成了不少“审计死角”。三是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还局限于工程决算审计,侧重于微观方面较多,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管理服务的职能发挥不够。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基本条件还有待改善,目前大多数县级审计机关审计设备还比较落后,有的现场测量仅凭皮尺和肉眼,有的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要推动县级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宣传力度。要通过新闻媒体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各界对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影响力;宣传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查出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果,让社会各界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节约建设资金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论研究,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的成功做法、总结的经验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理论积极上报给国家级、省级及市主办的各种刊物和网站,不同层面地宣传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动上门对有投资建设项目的单位和部门及乡镇进行政策宣传,并从建设单位的自身利益出发宣传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好处,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深入人心,让全社会积极主动的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二是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坚持关口前移,在政府投资决策前提前介入,主动参与,联合相关部门,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发展前景和效益水平作一综合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坚持跟踪审计,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严把立项关、招投标关和合同签订关,从源头上监督建设行为;在施工建设阶段,做到逢变更签证必到,逢隐蔽工程施工必到,逢主要材料进场必到,让监督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在竣工决算阶段,结合项目招投标文件、合同、签证等对项目决算进行严格审核,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坚持务求实效,对审计结果严格实施 “三级复核制”,确保审计证据充分、审计报告真实、审计结论可靠、审计意见可行;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可操作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对审计处理意见加强跟踪督查,限期整改到位。
三是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内部培养、充实力量、外聘人员等多种渠道,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审计观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添专门设备,配备记录现场用的摄影机、照相机等,测量用的水准仪、经纬仪等,取样用的钻孔机、回弹仪等专业设备,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
四是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机制。完善政府公共工程竣工决算必审制度,凡本级财政直接投资的建设项目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必须以审计部门的竣工决算审计结果作为建设项目工程价款结算依据,不办理竣工决算审计的,财政不予拨款,竣工决算审计后,方可办理竣工验收手续;部门建设的项目未经审计部门审计的应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进一步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相关人员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的责任,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定期组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例会,最大程度地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完善部门配合机制,协调好与发改委、财政、建设等部门监督职能的关系,使各监督职能部门之间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积极有效的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作者:江苏省滨海县审计局 赵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