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7-09-28 点击数:1456 正文:【
放大 】【
缩小 】
简介: 一、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部门的单位或个人受利益的驱动,会 ...
一、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部门的单位或个人受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比如,在2001年3月财政部公布的159家企业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表明,抽查的159户企业中147户资产不实,157户利润额不真实,这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比如说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大部分单位将两者进行等同,以致于淡化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只是决策凭“长官意志”,执行“顺其自然”,事后“审计算账”。再者,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以致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如此循环下去,我国会计监督的职能就会无止境的淡化下去。因此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会计监督不力,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比如,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前些年发生的“琼民源”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的发生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严重损害了公众股东的利益,但是却没有相应法律条款对其直接人进行制裁,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还有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再者,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的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第二,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例如:曾经闻名全国的郑州亚细亚集团,它曾有过几个“全国第一”:全国商场中第一个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全国商场中第一个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了自已的仪仗队;第一个在电视台作广告;辉煌一时。而它的倒闭,内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难逃其咎。还有巨人集团,它也是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使公司违法违规,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困境的步伐。第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比如“红光实业”上市公司的虚报瞒报,包装上市,坑害了广大社会公众股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部门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第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一般来说,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在会计监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会计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因此前些年我国会计人员奇缺,而现阶段,虽解决了量方面的,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再者,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三、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我国现已加入WTO,会计工作与国际接轨力度将会加强,因此笔者认为,要防范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种种弊端,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力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监督。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能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问题还在于我国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还有很多误解,因此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不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单位加强内部监督的程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是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
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也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目前很多注册会计师就没有确实履行其监督职能,前些年的“银广夏”案例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警示就在于注册会计师对现有准则的执行存在重大疏忽与不力。因此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已是单位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已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羊,减轻自已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健。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化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5、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加强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他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所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这种素质的会计人员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然后,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继续提高,提供机会给予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高会计信息时,也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社会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