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论中国财务会计的目标
发布时间:2007-10-01 点击数:1263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首先需要确定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目标,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起着引导方向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等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服务。财务会计的目 ...
  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首先需要确定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目标,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起着引导方向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等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服务。财务会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会计职能的扩大,以及特定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的目标处于变化之中,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确定中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应立足中国实际。财务会计的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否则财务会计将难以实现;但也不能定得过低,否则难以发挥财务会计的功能,而且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也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本文试图仅在理论上,以演绎法为主,对财务会计的目标进行探讨。   一、有必要区分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都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但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两者并不相同。2000年7月,我国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企业的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应当注意的是,我国有关会计法律通常将财务报表称为会计报表。   199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准则——《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根据准则的精神,可以得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构成如下:   严格意义上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应符合财政部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表附注(应遵循中国证监会《财务报表附注指引(试行)》)+审计报告(应由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自愿披露的信息(应该经过注册会计师审阅并发表意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常见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公司的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以及呈报证券交易委员会(SFC)的年度报告等,此外还有新闻发布稿、管理当局的预测、计划或前景说明以及对社会环境影响的说明等(SFACNo.1par.7)。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都经过严格的确认和计量程序,它已形成一套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因此可以总结归纳出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和方法等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体系。财务报表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使财务会计标准化成为可能,也为财务会计成为企业与外界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渠道创造了前提条件。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相其他概念同时也给财务报表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其中财务报表只提供已发生交易或事项的信息和货币性信息可以说是其局限性之一。为克服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满足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提出的要求,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由财务报表扩大到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构成。尽管其他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还没有经过像财务报表一样严格的确认,计量程序,也还没有形成像财务报表一样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但其他财务报告对信息使用者而言是有用的,所以作为财务会计发展的方向已得到会计界的认同。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两者对外传输信息的口径是一致的,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出就是财务会计的目标。因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用以解释会计准则和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而会计准则又是规范财务会计如何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所以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的财务会计目标应限于其外部目标。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外部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应是一致的。那么,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否与财务报告的目标一致呢?   前已指出,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两部分,其中财务报表已形成较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它主要提供反映过去的财务信息,而其他财务报告主要提供面向未来的信息,并且已不限于财务信息,即使其他财务报告将来形成像财务报表一样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其基本假设也不可能与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相同。   财务报表目标与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信息质量标准、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的披露等概念,是密切联系、逻辑一致的整体。如果以财务报告的目标作为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目标与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等概念必定会脱节,从而造成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内部诸概念之间逻辑的不一致,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区分财务报表目标、财务报告目标、财务会计目标三个概念,对于构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有必要的。   二、从世界会计模式和中国的杜会经济环境看中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受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各国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各国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即财务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按照财务会计服务对象的不同,各国会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不同的会计(目标)模式:1.面向投资者、债权人的微观会计模式;2.面向国家的宏观会计模式;3.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会计模式。   面向投资者、债权人的微观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的服务目标基本是投资者、债权人、顾客等微观经济主体。属于这种会计模式的国家,一般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不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会计准则一般是在国家权力机构的授权下由民间会计职业团体主导制定,很少受国家经济政策和税收的影响;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分离;强调会计职业判断和经济实质、重视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属于这一模式。   面向国家的宏观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的服务目标基本是国家计划和税收。属于这一模式的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直接管理企业,企业是国家的行政附属物。在会计制度方面,国家制定高度集中统一的会计制度,并随着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改变而频繁修改;会计制度因满足国家征税的需要,所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统一;强调法律形式与合法性,不重视会计职业判断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前苏联、改革前的中国、前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属于这一模式。   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型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目标既强调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税收服务,又强调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微观经济主体服务。属于这一模式的国家,通常实行非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如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法国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一般较大。由于国家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所以国家通常主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因为财务会计同时为国家征税服务,故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统一或适度分离;它们注重合法性,相对不太重视会计职业判断和经济实质;因为是国家主导会计准则,所以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感到不迫切。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中国等,属于这一模式。   中国的经济、法律、政治等环境因素,影响和决定着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通常对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尤其经济环境的分析,可以从理论上对中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一般的推论。   1.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调节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第一位的。国家不能任意干预企业独立自主的经营活动,它主要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处于市场经济中的现代公司制企业,通过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融通资金,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进行经营,投资者、债权人,尤其未能进入公司董事会的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必然要借助公司财务会计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从而成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又包括那些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如果股票市场很发达的话,那么满足现实和潜在股权投资人的信息需求将是财务会计的最重要任务。   2.职工。职工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其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愈加凸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作为具有社会主义成分的市场经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应借鉴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使职工在平衡劳资关系、监督公司运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职工是仅次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   3.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效率与公平,注重社会福利,并且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所以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必然较大,政府宏观调控部门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理所当然的。法国、中国的会计制度都制定有统一的会计账户体系,这一特征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取得综合性的信息。进行宏观调控需要的信息,既可以是与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同的通用财务会计信息,还可以是专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如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增值表信息等。   4.税务部门。税务部门在向企业征税时需要以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所以税务部门必然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国家征税的主要依据是税法,而税法与财务会计又有不同的目的,所以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是必要的,但会计准则不应过分迁就政府征税的目的,而是在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需要的前提下,适度照顾政府征税的目的。故将税务部门排在上述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之后。   企业管理当局是不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当然是。但在为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而确定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时,不必将企业管理当局包括在内。   三、不能以决策有用性直接定位财务报表的目标   综观世界各国的财务报表,主要有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的总额、构成、流动性、权益的总额、构成、比率等。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利润额及其构成。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包括现金等价物)的流入额、流出额、流入流出净额以及现金流量的构成,该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权责发生制反映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不足。进入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都经过严格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程序,具有很高程度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表有自身发展的逻辑。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企业会计正式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以前就广泛应用于会计学之中了。它开始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发展而来的。这两张报表均建立在财务报表基本假设之上。可以说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使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成为可能,但它同时也给两表带来了局限性。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会计产生以后诞生的一张新表,它同样建立在财务报表基本假设之上,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给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带来的局限。三张财务报表在财务会计产生以后,经过会计的标准化,基本上满足了外界信息使用者通用的信息需求,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大派别。   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即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作为财务会计核心的财务报表,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是通过过去的、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对其投入资源的利用效果的。所以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反映过去的,并且为了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相关性,进入财务报表的信息都经过严格的确认和计量程序,并须经过审计的审核和鉴证。   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资本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的发展,数量众多的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遍布世界各地,委托代理关系变得不像从前那样清晰、明确。这种经济背景要求财务会计面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不但提供给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且应提供给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利于他们作出“购买一持有一抛售”企业证券的决策。这些人不仅关注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而且更关注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尤其是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的出现是合乎逻辑的。为了满足会计的决策有用性,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由财务报表扩大到财务报告。   可见,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其产生的经济背景和依据。目前的财务报表体系是依据受托责任观发展起来的,就是说,它诞生于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之下,而西方的财务报告体系则建立在决策有用观产生的经济背景之上。   如果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尤其是其中“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没有根本改变的话,却以决策有用性去定位财务报表的目标,无疑是人为地拔高了财务报表的目标。   财务报表的目标,决定或影响着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财务报表的构成和披露。这些概念之间应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如果以决策有用性确立财务报表的目标,而现行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确认、计量方法却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话,那么以此目标构造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便会失去逻辑的一致性。FASB的概念结构,由于没有区分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目标,所以其第一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与第三辑《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第五辑《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笔者认为,设定财务报表的目标,应建立在目前财务报表的现状以及有用性的基础之上,而不能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实践证明,目前的财务报表体系,已形成较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在信息质量上能做到相当程度的反映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所以它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方面是比较成功的。综上所述,可以将财务报表的目标界定为: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信息。   四、可以以决策有用性定位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   资本市场发展以后,关注企业发展并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已不像过去那样明确,而是借助于证券的流动性,演变成数量众多、地域分散、流动迅速的庞大群体。他们关心企业过去已经取得的业绩,更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尤其需要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特别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以便作出“购买一持有一抛售”证券的决策。然而以货币计量并运用交换价格为计量属性的财务报表,主要反映企业过去的历史,难以满足资本市场上信息使用者的这种需要。笔者认为,现行财务报表模式为了保障可靠性,从而实现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标,合乎逻辑地选择了交换价格作为计量属性。这种模式在计量利润和现金流量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但在计量企业资产价值、企业价值等方面是不成功的。当前的财务报表模式,在短期内不会有重大的突破和改变,因为财务报表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经受了实践的考验,它经过严格的确认、计量程序,并经过独立、公正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可核实性和可比性,从而能较好地协调与处理同现代企业有错综复杂联系的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然而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却毋庸置疑。为了克服财务报表的局限性,财务会计另辟蹊径,将信息传输手段扩大到财务报告。财务报告除包括财务报表外,还包括其他财务报告。通过其他财务报告可向阅读者提供相当广泛的一批解释性、补充性和预测性的信息。   英国在《未来的财务报告模式》中,建议新的财务报告应包括:(1)目标与相关战略计划表;(2)资产负债表;(3)收益表;(4)利润表;(5)现金流动表;(6)未来展望表。笔者认为财务报告至少还应包括企业资产市场价值估价表、盈利和现金流量预测表。很显然,如果仍以受托责任观来定位财务报告的目标,那么将会束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发展,难以满足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财务报告的要求。以财务报表反映历史信息,以财务报表附注说明财务报表信息,以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解释性信息、补充性信息、预测性信息等着眼未来的信息,进一步根据需求研究其他财务报告,建立其他财务报告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可能是当今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其他财务报告的理论研究和规范化将成为目前和未来财务会计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以决策有用性设定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的目标,以评价受托责任设定财务报表的目标。这样,决策有用性也就成了财务报表的间接目标。笔者认为,这样设定会计目标,可以将财务报表、财务报告、财务会计三者的目标较好地统一起来,实现逻辑上的一致性。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