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发布时间:2007-07-02 点击数:1740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的失真、违法经营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下面本人就从几个方面分析我们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起步较晚,观念落后   我国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探究,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许多学者和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由此导致我国国有资产大规模流失,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由于过去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许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还停留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营观念,把企业当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经营个体。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情况。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董事”不“懂事”,经常只是一个“虚职”,而且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同时,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往往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因此,它产生了大量无为的“内耗”,无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三)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部分企业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或者说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比如,近几年,很多企事业单位盲目投机于证券期货市场,由于证券市场的不景气,大部分企业不但没有取得高额的利润,反而形成巨额亏损,有的甚至本钱也收回无几,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或者没有认真的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无论我们的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结合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五个方面人手,即:   (一)转变观念,走出误区   一是走出“控制就是牵制”的误区,确立现代控制的理论;二是走出“控制越紧越好”的误区,防止高度集权、僵化运作、效率低下;三是走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误区;四是走出“放任自流”的误区,防止目标不明、标准不具体、差异责任不清;五是走出“为控制而控制”的误区,防止将控制视作权力的象征,使控制脱离企业目标;六是走出“控制就是处罚”的误区,防止将控制的有效性体现在惩罚力度上,以罚代控。   (二)增强意识,控制风险   风险是未能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因而对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风险评估是设计内部控制的前提。管理阶层在设计内部控制时,要密切关注并处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要对有风险的业务加以分类、辨认,认识关键的风险控制点,有针对性地对该业务设计其内部控制制度,并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来分析风险发生后的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异,进而提出改进风险管理的措施,使风险控制更臻完善。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每个企业都会面临各种风险。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以预防为主,既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要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高风险区域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并善于转嫁风险。   (三)强化监督,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示范体系建立之后,: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需要有监督力量。从传统上说,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一般是依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但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有其独立性较差的先天不足,难以独担此任,应借助外部审计力量来实现。如定期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制度予以评价,因为注册会计师能以第三者的身份,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价,并可结合年终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审,出具内部控制体系评审报告。   (四)深化改革,健全机制   1、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经营者的控制不但要有以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以及法律规章制度为主体的外部控制机制,而且要有以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拥有最高的权力。董事会只有具有相应的能力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监控、引导和监督的职责;必须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当局的责任。   2、改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人才的竞争。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必须依靠人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来配置。管理者的素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素质不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不相同。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应尽快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3、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对风险的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及在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我国企业的风险意识从总体上来说比较低,采取各种经营决策时,往往很少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必须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只有企业意识到风险,才会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   4、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可以及时为企业员工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各种信息,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畅地进行下去。管理信息系统是指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输出的系统。它通过对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数据的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企业的行为。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定向信息和决策信息并辅助企业管理控制的有机整体。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的提供各方所需的会计信息,提供企业各部门管理控制生产、考核工作成果以及提供企业高层决策人员制定经营方针、制定规划、进行决策所需的会计和管理信息。只有企业的人员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了解了企业目前的状况,才能对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做出反应,从而及时报告,以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