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07-06-23 点击数:1298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简介: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举措,为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促进廉政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和不足。笔者认为,要保证会计集中核算的健康运行,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意识;建立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运用现 ...
简介: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举措,为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促进廉政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和不足。笔者认为,要保证会计集中核算的健康运行,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意识;建立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运用现代电子和网络技术。   会计核算中心是在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以统一核算为手段,以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为基础,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很多地区和部门都采用这种核算模式。勿庸置疑,它的实行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总会碰到一些问题,会计集中核算也不例外,其中有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和改革。      一、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几个问题      1、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单位分头核算所形成的权利分配格局,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准确的说“单位批中心报”是“单位批中心核报”,这样一来一部分财务管理权归于会计核算中心。对于这种制度的改革引起的权利变化,很多单位的领导表示俱多的不理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具体表现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过程中不积极支持,甚至故意设置一些人为障碍。   2、缺乏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了单位分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现状,实现了财政性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付,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核算中心接受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单位的预算指标。这里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本年度的预算指标都是上年度编制的,不可能对预算执行年度所有的支出,尤其是一些临时性支出做出预测。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对那些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核算中心一般只能予以拒绝,这样虽然强化了预算约束,但是对一些合理的、必须的开支进行拒付无形中将激化核算中心和预算单位的矛盾。   3、财权与事权相脱节。   虽然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时,各级政府都一再强调不取消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自主权,但是,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上的不可分割性,这种权利在实际运作中被大大的削弱,从而使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积极性逐步丧失。另外一方面,各单位仍需对本单位的事权负责,在行使事权时受到约束。这种财权与事权的脱节所引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位在组织日常工作方面出现效率低下现象。众所周知,单位的财权是实现事权的重要保证。在单位财权与事权统一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财权以实现事权上的完整性与高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以后,由于财权与事权的分离,众多矛盾突现出来,表现在单位处理各种事务方面明显缺乏积极性,在一项工作的执行中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有时会把工作失误的责任推到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第二,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离不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由于理财权受到限制,单位一般不设立财会机构而只设一个专职报账员或者兼职报账员岗位,报账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出纳和报账工作,无精力或者无法得到支持而顾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个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单位财务管理很难说不会出现漏洞。   第三,单位对固定资产、收入和往来款项的管理职能弱化。集中核算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而对实物、资产、合同等经济事项的反映,往来事项的处理和各项收入的管理分散在单位,造成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虽然强化了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但弱化了会计管理职能。单位的会计活动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撤销会计机构,取消会计岗位,等于取消了财政工作的基础,给财政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加强解决预算单位财产物资管理、往来款项管理和收入管理,又将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固定资产和往来款项管理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很大的消费性,往来款项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所以在管理上的难度也显得更大一些,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国有资产浪费与流失现象。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情况下,各单位财务账由会计中心管,而财产物资仍在各部门单位,有关往来款项还需要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清收,客观形成账物、账款管理分离。由于核算中心的中心工作是会计核算,平时也忙于核算,缺乏对部门单位固定资产和往来款项的存在性、真实性的检查监督,势必形成会计核算游离于单位资产管理之外的局面,使本来就面临困难的资产管理“雪上加霜”。   收入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除了财政拨款收入外,还存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算外收入和经营性收费收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除了财政拨款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单纯以单位报账员报多少收入就反映多少收入,缺乏对收入完整性、合规性的检查监督。这种情况下存在着私设“小金库”的风险或者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不合规做法。   4、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一方面,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性质不同,有行政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单位、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不同性质的单位执行的标准各异;另外一方面,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给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困难,比如现行的差旅费开支标准与实际支付有较大差距,在报账业务的审核中,会计核算中心把关较为困难,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尺度较难把握,势必造成与各预算单位之间的矛盾。目前,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5、会计信息不系统、传递不及时,财务分析不到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报账单位分散,报账单位性质多样,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核算,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凭证的整理和输入上,无法对某个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另外,各个单位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如:有的单位要求对车辆经费进行定车定额核算,有的单位要求对差旅费、办公费等公用支出进行定员定额控制,有的单位要求对收费收入进行部门核算等。      二、对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的几点建议      1、加大改革宣传,转变意识,彻底消除改革障碍。   单位领导意识的转变,事关改革事业的成败。任何一项改革总不会一帆风顺的,所以,在进行集中会计核算的改革进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把此项改革与建立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求每个单位应超越单位自身利益,顾全大局,支持改革,彻底消除改革中的“权利”思想。   2、强化预算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的执行基础是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会计集中核算的效果。目前纳入核算中心管理的单位在实行部门预算规范化方面尚有差距,在支出方面随意性仍然存在,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比较薄弱。所以,财政部门要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强化预算管理,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另一方面,年度预算既要编全、编细,由于预算都是提前编制的,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也要留有一定余地。通过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建立与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改革更加行之有效。   除了现有的会计法规之外,要根据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如: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核算组织规程、会计档案及会计软件的保管和保护制度等);单位的预算收支管理制度(如:收支流程的管理、收支管理规定);单位资产、往来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单位业绩效评价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通过制度的约束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全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建立远程报账和远程查账系统,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效率。   会计核算中心的正常健康运转,必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化,保障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通畅。实践证明,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可以使会计核算中心从繁杂的日常核算解脱出来,使之有更多的精力着力单位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上来。各单位也能及时了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等,增进核算中心与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