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金融论文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探析
发布时间:2007-06-15 点击数:189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简介: 我国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困难,其原因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必须从培育民营银行体系、完善资本市场、强化信誉建设、转换思维等方面寻求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有限,流资偏多   中央银行已经出 ...
简介: 我国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困难,其原因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必须从培育民营银行体系、完善资本市场、强化信誉建设、转换思维等方面寻求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有限,流资偏多   中央银行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为了资金安全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民营企业放贷。同时银行大多喜欢大额贷款而忽视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近年来,银行的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快,但同样也是集中于大企业,民营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票据承兑额度。即使商业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但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加上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开放基建和技改项目贷款,因而民营企业最多也只能获得一年之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很难获得长期的资金贷款。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负担和融资成本。由此可见,现有间接融资渠道很难满足民营企业再创业和技术改造、开发高科技项目的资金需求。   (二)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门槛过高   中国资本市场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其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融资。目前,证券市场缺少适应各类企业融资需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私人权益资本市场还不能很好地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长期票据市场发育程度很低。这表明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资的机制尚不具备:受所有制和市场规模、制度环境的限制,即使是成功的民营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融资也比较困难;二板市场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也不可能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民营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很难利用现有正式资本市场融通资金。   (三)非正式金融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风险较大   1.自身融资。利用企业经营利润来积累发展资金,或者以内部职工筹资的方式筹集资金。2.民间借贷。从亲戚或各种“地下钱庄”以较高的利率获得借款。3.相互担保。几年前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比较盛行,但是由于风险很大,绩优企业已经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连带责任。目前,在实践中互保出现了债转股形式,即被担保方将企业的股权抵押给担保方,一旦担保方为其承担经济责任时,所承担的款额便作为出资额,从而将对被担保方的债权转变为股权。   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外在原因   1.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方面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导致对民营企业服务难。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担负着为国有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大型企业等作为服务重点。而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即所谓的所有制歧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国有商业银行机制也缺乏灵活性,信贷经营体制改革反而提高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   2.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方面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重点主要是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公司经营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改革,从严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而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我国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资格与条件。   3.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些制度的歧视也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拓展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民营企业还是避而远之,怕出问题受牵连。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就可能被司法机关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担心,在具体操作中就表现为尽量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抵押率过低。此外,在国家有关政策上也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这种政策性歧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的拓展。   (二)内在原因   1.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过度包装或不包装。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融资,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有些民营企业认为自己经营效益好,应该很容易取得融资,不愿意花时间及精力去包装企业,不知道资金方看重的不仅是企业短期的利润,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是资金方更为重视的方面。   (2)急于拿到资金,却没能做实质性工作   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只顾融资进行企业扩张,忽视企业内部管理、塑造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实质性的工作,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做大了,但企业却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业集团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协同能力,企业管理也越来越粗放、松散,最终不能使企业走向规范化。   (3)低估融资难度,误以为仅靠自己的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资金   有些民营企业常常低估融资的难度,对个别资金方期望过大,往往以为靠企业主或内部管理人员的私人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资金。   (4)不愿意花钱请专业的融资顾问   民营企业即使都有很强的融资意愿,但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总希望打个电话投资人就把资金投入企业,把融资简单化,不愿意花钱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也有不少人认为融资只需写个商业计划书,随便找个机构或个人、甚至学生来写,只要价格低就行。其实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融资顾问要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广泛的融资渠道,对资本市场和投资人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要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民营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有限   民营企业主要靠自我积累创业发展,本钱少、底子薄,规模难以扩大,造成市场竞争能力低,因而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其对资金的需求呈现数额小、频率多、随机性大的特点,也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复杂程度,使各商业银行无法对民营企业实施有效的债务跟踪监管。   三、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一)培育民营银行体系,实现银企双赢   现有银行体系中仍然持续了国有银行高度垄断的局面,中小民营商业银行数量严重不足。这种畸形结构不仅严重降低了融资效率,影响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且加大了金融风险并使风险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因此,可以参照民生银行等中小股份制银行以及主办银行制等的思路考虑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个体私营企业,从而形成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   (二)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可以预见,在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地方性中小企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那么,现有专为大型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结构就必须改造。只有积极发展和完善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服务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才能建立资金有效配置和流动的机制,才能避免交易所成为高度投机的场所。   (三)强化信誉建设,平等对待企业   客观地说,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惜贷”行为确实有其合理的成分。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完善企业信誉体系,强化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才能让金融机构有信心向民营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同时,在今后的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应当注意避免过去动辄对某一领域加以扶持的做法,不分内资外资、国企私营一律作为企业平等对待,尽可能减少超国民待遇,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此外,风险投资制度、担保制度、市场中介人制度等和有关政策也有待于完善。   (四)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需要转换思想   现实表明,民营经济融资难表面上的反映是渠道狭窄,而深层原因是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来综合考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要培育中介咨询机构,引导并鼓励民营企业改变原来的思维,加强自身的建设。   总之,民营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长期发展战略,企业资本运营策略必须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考虑,从里到外营造一个资金愿意流入企业的经营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承惠.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调研报告[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OL].金融与发展. [3]郊鹏浩.民营企业管理难点[J].企业活力,2002,(7). [4]张锐.破解民企融资僵局[J].企业家大地,2002,(1). [5]张永贵.民营企业投融资问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12-04.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