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当前会计信息化面临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07-06-22 点击数:1606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简介: 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局部与全局关系,不仅表现在业务流程的同步重组方面,同时,它也表现在信息支配权上,我国大。中型企业宜采用信息联邦模式,小型企业则宜采用信息君主模式。会计信息化所具有的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等诸多特点,进一步表明会计信 ...
简介: 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局部与全局关系,不仅表现在业务流程的同步重组方面,同时,它也表现在信息支配权上,我国大。中型企业宜采用信息联邦模式,小型企业则宜采用信息君主模式。会计信息化所具有的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等诸多特点,进一步表明会计信息化的新理念将给会计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会计电算化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面对信息生态环境,会计信息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当达到信息生态平衡。借助于互联网等通讯系统的支持,会计信息系统也要满足信息环境中的“种群”的需要,也要研究人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尽管当前会计信息化面临诸多问题,但亟待解决的是:网络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原始凭证电子化后会计确认的及时性、五种计量属性相应的结果生成、多元化信息输出研究以及保障网络化会计信息安全的控制等。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两个不同的提法,但后者所蕴涵的网络会计等新内容,以及它与企业信息化的日益贴近,使得它替代会计电算化成为必然。而会计信息化要能够与时俱进,又需要以信息生态学等新理论和新思想为指导,在此基础上探讨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生态环境的共生与互存等关系。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脚踏实地,认真研究当前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异同分析      目前人们把信息科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信息化、系统化思想。前者要求在研究中将研究对象信息化,后者则以系统观点为指导,研究信息在信息系统中的运动变化规律和机理。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因而也就决定其必须以信息化和系统化为指导思想,对会计的本质加以研究。当然,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大概念,它主要是从会计的技术特征与会计的发展来研究、认识会计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会计的深入应用,使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两者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更加紧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快慢与企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改造与创新速度成正比,而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信息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其高水平的建设与重构又需要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和支撑。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局部与全局关系突出表现在企业会计信息子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从属关系上,由此也就决定企业在应用包括会计信息子系统在内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际,不能忽视对财会业务流程的同步重组。同时,这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又表现在对信息支配权上,也即表现对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Davenport)所提出的信息支配模式:君主模式、联邦模式、分封模式和无政府模式的选择上。四种模式体现了企业对信息支配从集权到分权的程度。其中,君主模式最为集中,联邦模式次之,分封模式较分权,而无政府模式则极端分权。由于信息联邦模式具有部分信息元素集中定义和管理、其余信息由各局部在达成协议后分别加以定义和管理的特点,它可分别对通用与专用信息加以管理。因此,我国大、中型企业宜采用联邦模式较为适合。在这一模式中,反映企业价值的财务信息无疑属于集中定义与管理的信息元素,但它与各局部控制的信息如何加以沟通与联系,则又是会计信息子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小型企业通常采用的君主模式,其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统一集中与管理,体现高层主管易于对其实行信息控制的优点。   既然企业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会计信息化的与时俱进也就成为必然。会计学是一门以研究方法论为主的经济应用科学,而研究方法论离不开其技术手段。当前提出会计信息化,其目的仍然在于引起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会计应用的重视。与二十世纪最后20年我国会计电算化不同的是,网络在会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会计信息化所具有的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特点,都进一步表明会计信息化这一新理念将给会计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从技术层面上说,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提法具有异曲同工之效,今天我们在研究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之际,我们不能将其与有着20多年历史的会计电算化割裂开来,不能抹杀“会计电算化”这一会计专有名词的地位与作用。从1981年以来,“会计电算化”就给了广大会计工作音莫大的激励与鞭策,它旨在突出电子信息技术对会计的作用,旨在强调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的技术与方法,旨在辨析电算会计与手工会计两者的区别。我们应当看到,没有20多年所积累的会计电算化之丰硕成果,今天的会计信息化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没有明显的边界,两者都以信息技术为特征,所不同的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迥异而使其各自应用结果有较大的区别。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网络会计模式、网络审计、电子商务会计等的相继问世,既说明网络技术给会计的技术与方法的飞跃带来可能,也说明会计信息化的势在必行与会计信息化研究的迫在眉睫。   本质上说,会计电算化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它要求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多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在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同时,侧重于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信息生态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2005年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中抨击了“低俗化”的理念,提出了“进行信息化生态研究”、“信息化价值工程研究”等许多创新理念。根据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Davenport)所提出的信息生态学的概念,王众托教授则将信息生态环境的属性归纳为信息种类纷繁、随时间进化、难以精确建模以及人对信息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会计信息化也要面对信息生态环境,以求在其发展过程中达到信息生态平衡。   信息生态环境既然是由种类纷繁的信息所组成,也就决定了进入会计信息系统数据与信息的有限性与可筛选性,这就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必须采用各种面向数据仓库的信息技术,例如预处理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对列作管理种类的数据与信息进行集成与输出,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不断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与人们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相似,企业可将信息分门别类地存储于数据仓库之中,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分支决定其分类数据可一并存储于该数据仓库中。另一方面,两者的信息种类的级别差异也必然导致所输出的信息种类的差别。会计信息特有的增值功能及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决定了该种类信息的不可“灭绝”性。进而也就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必然性。   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与互动的关系,表现在当信息生态环境随时间进化时,会计信息系统必然会随之进化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是一个活跃的开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要受到新管理思想与理念、先进信息技术的影响,例如,电子商务(EC)、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的问世可能改变传统的会计模式。由于信息生态环境如何进化目前尚难做准确的预测,故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及进化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同时,进化学的优胜劣汰原理也告诫会计信息系统创建者,倘若处于一个静止的闭系统的状态,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者普里戈金指出,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必须取决于复杂系统的通讯能力。由此可见,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平衡发展需要借助于互联网等通讯系统的支持。   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总有时间差,无论是管理信息系统,还是会计信息系统,它们都是一个人工系统,都只能是根据特定时期的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开发设计的,由此也就决定其数据仓库存放的数据因时间差而与当前系统外数据的差异,数据仓库这种滞后性导致精确模型建立难以完成。同时,由于系统内所接收的信息日益纷繁复杂,一方面严密的程序要求高度的精确性,另一方面许多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问题的相关数据目前尚难通过应用程序运行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便迫使许多问题只能通过观察和描述得以解决。而问题的多寡则取决于用户的需求,也即满足信息环境中的“种群”的需要。这与“彩色报告”、“会计频道”的设计思想不谋而合。   研究人是如何看待信息,包括人在信息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人应当有什么样的信息行为,以及如何利用信息资源等问题。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而言,其输入、处理与输出都与企业的需求相关,尽管许多处理都由计算机完成,但最终都离不开入的操作,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根据企业的需求,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信息系统,都是为人服务的,都必须服从于特定时期的管理思想需求,当前我国个别会计软件过分注重界面的引人注目,而忽视管理思想与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升的做法应当改变。处理会计数据过载或不足将成为未来会计人员主要的信息行为,我们总是希望人们能够识别并提炼会计信息,以此使会计信息不断增值,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支持,这不仅需要人们运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树立信息服务思想,并以该思想去指导人的信息行为。      三、当前会计信息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客观环境和信息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依存于环境和需求的会计就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系统与环境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在网络环境下更为彰显与突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日渐成功应用,使我们更加易于看清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环境下的会计实践及其特征进行抽象化和标准化的结果。网络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建立首先要受到互联网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同时,网络会计模式又是对网络会计实践所进行的总结与规范。诚然,会计作为一门科学有其相对稳定的核心理论,会计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不能脱离会计的本质属性。网络会计模式也不例外,当我们在看到它作为会计理论与客观环境相协调的产物的同时,又必须清楚地看到网络会计模式是网络环境因素作用于会计理论内涵而形成的会计理论外延,并充分体现会计理论与环境因素共生与互动的关系,看到网络会计模式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征,因而基于上述的构想对网络会计模式着手加以研究至关重要。同时,研究网络会计模式离不开网络经济的实践,而当前最能代表这一经济发展的莫过于已经日趋成熟的电子商务,为此,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对网络会计模式进行研究也就能够避虚就实,使所提出的会计模式能够更为切合实际,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深入细致地研究网络条件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数据联系,是进一步搞好会计信息化的关键。针对当前广为采用的财务会计软件所涉及的输入口数据加以扩充与拓展,寻找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享的数据源,同时,根据企业资源计划(ERP)所提供的业务数据,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企业学习与成长等方面实现数据分流与采集,逐步建立一个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为一体的、能为我国企业带来增值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会计数据源来看,未来电子原始凭证将全部替代纸质原始凭证,电子签名将代替手写签名。这一革命性的变化固然改变了原始凭证的表现形式,但却未能摆脱原始凭证必须通过人脑的会计确认的要求,在原始凭证全部电子化以后,会计人员仍然面临经济业务进入会计系统的判断与选择,但这种判断与选择对时间的要求更高了,什么时间确认各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变得十分敏感。美国的微战略(Microstrategy)利用商务智能软件系统销售确认的复杂性,通过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和推迟合同签字时间等方式以制造销售收入攀升的假象。这一案例不仅说明信息产品收入确认的困难性,而且进一步揭示网络时代会计确认时间的重要性。另外,会计确认时间的及时性,还体现在收到完整的发票账单的当天对其会计要素进行确认,由于信息用户期待的会计报表报送的时间周期大有缩短至一周甚至一天之势,因而会计要素的及时确认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重要问题,而计量的问题主要是选择计量属性。当前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是以货币量度为主的信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既要考虑会计的基本职能,同时又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完善会计计量的基本程序。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不仅不排除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属性,而且可以使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同步得以反映。例如,信息中介(infomediary)所提供的商品价格信息库使各项资产的市场价格唾手可得,因而使企业的各项资产的现时投入成本的计算变得十分方便。基于现行成本的相关性优于历史成本,我们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对这一计量属性实现进行探讨。不难设想,通过建立以上五种计量模式相应的数据库文件,并根据各计量模式的要求分别生成报表信息,对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化的成效如何,视其在多大程度上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而定。会计信息化仍然要侧重于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信息产业部2003年颁布的《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2005年批准发布实施的《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与普及的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XBRL),都从不同方面对会计信息输出加以规范,但是由于当前围绕信息增值而设计的管理软件或会计软件尚且不多,因而所能提供的企业经营决策支持的信息也就十分有限。   会计信息的网络化迫使我们更加关注互联网下会计控制问题。尽管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我们已经讨论20多年了,但互联网环境毕竟比局域网复杂得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按其实施环境区分为一般控制与应用控制。前者是面向整个过程的控制,而后者则是面向某一局部(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这两类控制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例如交易的授权、完整性及正确性不如传统环境下那么明显,黑客对网上数据的截取与修改使会计人员心有余悸等等,因而,如何保证网络化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是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关键。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