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论现代公司进行会计欺诈的动机与手段
发布时间:2007-01-18 点击数:2645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一、会计欺诈及其危害 诚实的财务报告需要公司的管理人员为投资人准确描述他们的企业的经营健康状况。但只要存在着会计制度,就存在着会计欺诈。各国实施的会计体系都存在着灵活性的特点,只是灵活程度各有不同。但只要存在着灵活性,就会存在模糊性,而只要存在着模糊性,管理人 ...
一、会计欺诈及其危害 诚实的财务报告需要公司的管理人员为投资人准确描述他们的企业的经营健康状况。但只要存在着会计制度,就存在着会计欺诈。各国实施的会计体系都存在着灵活性的特点,只是灵活程度各有不同。但只要存在着灵活性,就会存在模糊性,而只要存在着模糊性,管理人员就有机会滥用会计体系。因为会计处理充满了判断,它允许人们对未来进行精明的、谨慎的、诚实的猜测。但它也允许人们做出谋私利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不诚实的猜测。这些反面的猜测为会计欺诈预留了空间。会计欺诈就是指一些企业在账簿及报表中使用具有破坏性的策略和诡计来粉饰其会计信息,以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有人形象地将会计欺诈行为比作会计地雷。与实际的地雷一样,会计地雷可能永远不会引爆——审计师、投资人、监管部门可能永远不会发现欺诈,这使会计地雷可能引发的灾难可能会被避开或者至少被推迟。可一旦会计地雷爆炸,可能会毁掉整个企业、证券资产和投资者个人的生活。 无论会计欺诈的动机是什么,其最终结果都是向投资人和大众发出大量错误的、引起误解的信号。这些歪曲的数字扭曲了资本的分配,使资金从有生产能力的企业流向没有生产能力的企业,一旦这种企业的真实情况为人所知,那么他们的产品将没有销路。会计欺诈通过使投资人,特别是个人投资者离开股票市场而进一步损害了资本形成的过程。人们对企业界的厌恶使企业界无法通过讲述诚实的故事来换取投资人的资金,许多个人投资者已经完全放弃了股票市场,转而支持债券、不动产、商品和其他有竞争力的投资。由此可见,会计欺诈危害深远。 二、现代公司进行会计欺诈的常见动机 处于新经济时代的现代公司并没有发明创造新的进行会计欺诈的手段,但它们中的许多公司特性比其他公司更有可能屈服于进行会计操纵的诱惑。这些公司制造会计地雷的常见动机如下: 1.高成长性的公司发展缓慢。在公司销售额和利润每个季度都扩大时抢着购买公司股票的投资人,通常也是在公司成果开始疲软时最先逃离的人。由于害怕股票暴跌,公司经理们可能诉诸于欺骗性会计处理来掩饰它们业务的下降。 2.有着巨大魅力的公司在商业和大众刊物上得到广泛报道。对一些较知名的或在行业中外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来说,甚至很小的问题都会引广泛的新闻报道。面对不能提供令人失望的经营成果的巨大压力,经理们可能把收益操纵看作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行动。 3.从事非惯例交易的新业务。在新兴行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有时是非常规的,适合于常规的货物和服务交换的传统会计标准可能无法为如何处理这些交易提供指导。公司的内部人和外部人都必须仔细考虑新业务和新交易产生的会计问题。在没有会计标准可以参考的情况下,经理们可能选择利用这些交易进行利润操纵。 4.处于软弱的法律和管理环境中的公司。在新兴的市场和行业中,中央政府和立法机构很软弱,也很腐败,因此经理们常常能够避开法律法规而无需害怕受到惩罚。 5.有一小部分分析师追随的公司。眼不见,心不烦。如果公司的业绩和财务报表很少受到记者、分析师和高级投资人的详细审查,那么经理们可能会认为欺骗行为的风险很小。 6.有复杂所有权和财务结构的公司。它们使一些关键交易的透明度更小,而且产生出关联方交易和利益冲突。复杂性是不诚实的经理进行造假的最好的手段之一。 7.其生存需要吸引更多融资的公司。如果公司为了避免其债务上的技术违约现需要满足某些收入或收益目标,那么“下不为例”欺骗的诱惑可能是不可抗拒的。 8.将高级主管的报酬与短期商业目标强有力地联系在一起的公司。诸如销售额、净收入或股票价格这样的短期目标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得一个或多个关键的衡量措施成为主角,甚至当这些措施可能事实上毫无用处的时候也是这样。 三、公司会计欺诈的主要手段 不同公司财务报表中可能隐藏着的会计地雷各式各样,有些会计地雷较容易发现,而有些会计地雷的制造手段则较为复杂或更为精巧。按公司进行会计欺诈的手段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滥用会计选择权 这种欺诈手段包括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选择权,尤其是会计估计选择权,具体有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费用、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多提(或少提)长期资产折旧费(摊销费)、多提(或少提)预计负债(预提费用)等。这种会计欺诈手段层次较低,因为通过账面操纵损益和资产负债,在现金流上会留下缺口。 对这种手段制造的会计地雷,精明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财务分析,发现痕迹。比如,减值转回、折旧率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存货周转率下降、预计负债等应计科目余额波动较大时,通常是需要排雷的预警信息。 第二种:钻会计准则漏洞 这种欺诈手段看准的,要么是会计准则没有作出规定的项目,要么是会计准则本身是矛盾的或模糊不清的项目。当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落后于会计实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欺诈者提供了利润操纵的空间。如当前的企业合并,BOT的会计处理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等等。 这种手段制造的会计地雷充分利用准则漏洞,选择最有利于制雷者的会计处理方案,由于无法无据,会计师虽然容易发现这些会计问题,但也无可奈何,制雷者不会受到违法的指控。所以这种地雷对投资者而言,排除有一定的困难。 第三种:形式重于实质 这种欺诈手段主要是通过人为创造一些表面条件使其“形式”上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滥用会计准则,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组织设计及交易安排创造条件,迎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以适用该会计规定。这种形式最常见的是对敲交易,甲买乙的产品(劳务),乙也买甲的劳务(产品),彼此虚增资产和收益。由于直接对敲容易引起审计师的怀疑,所以更隐蔽的做法是经过中间桥梁公司,进行三角交易,A卖给B,B卖给C,C再卖给A。不光是商品或劳务可以通过三角交易完成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的目的,股权、除商品外的其他资产也可以通过三角交易完成自我增值。 另一种是通过组织设计及交易安排创造条件,规避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中最常见的例子如本来是关联交易,为了规避关联方交易会计及披露,人为多走了一家过桥公司,使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这种手段制造的会计地雷由于有组织、交易的安排,一般很难从公开信息直接发现痕迹,但可能也会带来一些财务的异常,发现这种会计地雷只有从战略分析、价值链分析着手,从非财务信息中发现财务信息的异常,但这就需要投资者有较丰富的阅历及行业经验。 会计的艺术性决定了它天生就是一种数字游戏,财务高手深谙其中的游戏规则,灵活运用各种游戏技巧。会计数字游戏游离于合法与非法之间,可能非法,也可能合法,目的只有一个,达到预期目标。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投资者的警惕性不断提高,以及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企业今后运用的会计欺诈手段也会不断翻新,会计地雷的形式会更加高明,设计会更精巧。所以投资者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将排雷工作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