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评价体系的评述与改进
发布时间:2007-05-12 点击数:2457 正文:【
放大 】【
缩小 】
简介:【摘要】财务评价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财务评价体系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对已有的财务评价体系进行综述,吸取其中可取的成分,指出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改进,进而建立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财务评价体系。
【关键词】EVA 平 ...
【摘要】财务评价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财务评价体系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对已有的财务评价体系进行综述,吸取其中可取的成分,指出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改进,进而建立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财务评价体系。
【关键词】EVA 平衡计分卡 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体系
财务评价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已完成绩效的衡量,更重要的是通过业绩评价,实现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以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财务评价体系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拟对已有的评价体系进行综述,吸取其中可取的成分,并指出不足之处,进而建立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财务评价体系。
一、国外财务评价体系综述
(一)传统财务评价体系评述
运用较广泛的传统财务评价方法主要有杜邦财务评价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杜邦财务评价体系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方法。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是杜邦指标系统的核心。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评价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该指标的计算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由于利润指标只考虑了债务成本,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权益益资金的成本,因此,其成本的计算是不完全的。也就不能真实地反映股东财富变化。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该指标易被操纵,导致虚假的经营业绩。如果企业通过提高总资产报酬率来增加净资产收益率,而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可见,还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计算的,这仅仅是账面利润,而不是真实现金净流入的现实利润,也就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因为即使净资产收益率很高的企业,如果它在会计期间的现金净流量较低,那么,会计上确认的利润并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现金流入,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付现能力,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样,如果企业通过扩大权益乘数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而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净资产,这必将增加企业的负债比例,加大财务风险,掩盖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第三,评价指标是建立在会计利润基础上单一财务指标体系,不足以评估公司的表现如何,以及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改进绩效。并且在激励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放弃长期业绩去追求短期财务绩效。第四,进行财务评价时,仅从计算出的财务比率无法判断是偏高还是偏低,与本企业历史相比,也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难以评价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
另一个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创建的沃尔比重评分法。他在其20世纪初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等著作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概念,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等七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虽然提高了结果的可比性,但其不足仍然是明显的。首先,所选的七项指标缺乏证明力。这七项指标仅体现了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资金的运营效率。其次,当某项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第三,与杜邦体系一样,其指标体系中只有财务指标,缺乏非财务指标的辅助说明和解释,评价不完善,弱化了企业财务评价的导向性功能。
(二)现代财务评价方法评述
自亚历山大.沃尔创建沃尔比重评分法以来,财务评价问题一直是国外财务学界研究的热点。出现了诸多财务评价方法,比如: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供应链绩效衡量等,并在中国的很多企业运用于实践,但仍存在问题。下面逐一评述。
1、 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美国复兴方案公司总裁诺顿(David.p.Nortan) [2]提出的一整套财务评价标准,它通过对未来绩效驱动因素的评价,补充对过去绩效的财务评价,体现了企业的战略和远景,该评价体系从因果链角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主要方面,包括财务(Financial)、客户(Customer)、内部经营过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和学习与增长(Learning and Growth)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指标有2---5个,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了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对业绩评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出台后,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在实践界也得到了大量的普及运用,它继承了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采用财务指标来评价的一面,并且财务业绩占较大权重,一般在60%左右,其它三个方面的业绩是为财务层面服务的,用于进一步分析财务层面业绩的形成原因。另外,在业绩评价体系中加入一些主观指标,使得业绩指标量化过程更具灵活性。有理论研究表明主观指标的介入,允许公司利用不能被契约规范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程式化的契约中往往被忽略,这有助于缓和完全依赖于客观指标评价业绩可能造成的管理“扭曲”。
平衡计分卡在财务评价方面仍然存在技术上的先天不足。首先,Kaplan和Nortan没有提到平衡计分卡各个指标体系的考评权重如何确定。 这导致了很难根据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的整体状况做出一个综合评价,也无法进行不同企业之间业绩优劣的对比。其次,由于主观指标的介入,使业绩评价的结果不太容易与经理人员的薪酬挂钩。因为,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是否能起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关键是如何科学地确定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而主观的、定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往往不够精确、可靠,这些指标往往受到评价者个人的价值判断的影响。第三,不仅对指标的权重设计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而且考核体系常常重点不突出,指标之间互相矛盾,并容易导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另外,即使权重得到确定,经理人往往只在高权重指标上努力而突视了对薪酬影响有限的考评指标。使平衡计分卡“失去平衡”。
2、 经济增加值法
由于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没有考虑权益性融资成本,而且大多是根据公开的财务报表住信息计算的,各种指标具有相当的弹性,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将剩余收益指标改造成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并在1993的9月20日的《Fortune》杂志上发表文章“EVA---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完整表述了其观点。它消除了传统会计利润计算时对债务资本使用有偿性和权益资本使用无偿性的差别对待。EVA是公司税后的营业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额(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其中: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率*公司使用的全部资本)。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对全部成本费用的计量,要求企业管理者无论是运用债务,还是运用权益资本都要充分考虑其成本费用。其核心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够弥补投资者应承担的风险。EVA的计算表明净利润实际上是由所有者理应取得的最低投资机会报酬和经营者创造的增值收益两部分组成。EVA才是企业价值之真正所在。只有EVA为正,才表示公司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EVA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平衡计分卡在财务层面的评价的不足。它能与企业价值创造相联系,与传统的财务指标如: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是,EVA衡量的是超过一般水平的超额收益。它建立了财务指标与企业价值的直接关系,使价值创造结果融入会计核算体系中,为企业“基于价值管理”(Value Based Management)奠定了基础。 [3]但EVA评价体系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EVA的计算仍依赖于收实现和费用确认的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实质上仍是会计利润计算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过程依然需要会计估计。所以,它不能揭示企业经营中可能隐含的财务风险。其次,单一的EVA结果只能反映近期的经营成果,无法有效地提示企业未来成长能力,无法体现非财务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企业仅仅采用EVA法进行财务评价,会促使经营者为了提高EVA,而优先考虑能快速提高EVA的风险低的短期投资项目。对于风险高的新产品开发和建立与顾客良好关系这些需要经过长期努力的投资活动,由于其收益在未来才会有所回报却因短期看来是多余的而放弃,就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第三,EVA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的财务指标,但它不能将企业的的目标与战略有机结合,并且,EVA本身是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数据,它并不能帮助企业找出经营无效率的原因。
二、我国财务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对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研究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理论界和实务界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一)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操作细则
1999年6月1日,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与《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文件,确立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议价体系。将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共32项组成。其具体的指标体系及权重见表1。并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考核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就评价结果与薪酬和晋升挂钩。2002年后,该指标体系由32项变为24项。修订后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拓展了其运用领域,由国有企业推广到一般的企业;另一方面使指标体系在简化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和合理。但应当看到,该体系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的评价,注重的是评价结果,对管理的作用在于其结果的反馈价值,即根据评价结果,总结企业管理成功的经验,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为企业今后加强管理,提高业绩提供参考。因此,不能将企业的业绩形成过程与企业的价值创造和战略目标统一起来。
(二) 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评价体系
郭复初教授(2006) [4]提出了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评价体系。该体系将平衡计分卡与EVA有机结合。首先用EVA作为财务层面的唯一指标取代了平衡计分卡中财务方面的核心评价指标投资报酬率,体现了价值创造这一根本目标;其次,将客户指标、内部过程指标、学习与成长指标分别分解为影响当前EVA结果的指标(简称当前指标)和影响未来EVA增长的指标(简称未来指标),多角度地反映企业价值创造,不但可以保障反映结果公允,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虚报经营成果的舞弊行为。正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一样,该财务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区分“当前指标”和“未来指标”存在技术难度。其次是EVA指标在进行业绩评价时存在适用范围的问题。可见,该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体系的改进
笔者认为,将EVA与平衡计分卡结合,无疑是郭复初教授等学者对财务评价体系构建的伟大设想。但在这个框架下,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并运用于实践。
首先,用EVA作为评价财务方面业绩的唯一指标值得商榷。EVA的计算考虑了权益资电本的机会成本,确实减少了传统财务评价指标对经济效率的扭曲,但其计算实质上仍是会计利润计算的另一种形式,计算过程依然需要会计估计。而会计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等会计原则计算出来的,其人为估计性较强。因此,笔者认为,仅用EVA指标不能真正揭示企业的经营业绩。而将EVA与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指标结合,则可以弥补单一指标评价中的不足。企业的经营业绩包含“量”和“质”两个方面,传统的财务评价以会计利润为基础,是从“量”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而现金流量分析则是从“质”的方面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二者可以互为补充。我国财务界也越来越重视对现金流量分析,并将其作为传统财务评价方法的必要补充。具体来说,可以设置以下指标作为对EVA的补充,以期更加准确地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第一,现金短缺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极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引入现金净流量来甄别收益质量。可以设计经营EVA指数(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EVA的比率)和经营净利润指数(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两个指数指标来反映企业盈利质量的高低。经营EVA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EVA,它可以反映企业EVA的收现水平。经营净利润指数=经营净现金流量/净利润,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利润的实现程度越高,企业盈利质量越高。
第二,对于收益率的检验,仍然可以引入EVA和现金净流量。相应地,可以设计净资产EVA率和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作为对传统财务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的补充。其中,净资产EVA率=EVA/平均净资产,它衡量的是企业全部净资产的获利能力,而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净资产,该指标更注重现金概念,更为保守,也更真实可靠,可以判断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无水分,特别对那些提前确认收入以及长期不收现的企业更为有效。
其次,对于“当前指标”和“未来指标”的区分,理论上看是有管理意义的,但由于操作上存在技术难度,且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使其缺乏实际意义。对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占的比重高于非财务指标,改善财务成果仍然是平衡记分卡追求的最终目标(Kaplan and Norton 1996)。因此,非财务指标的设置重在对财务指标的控制与解释,其运用的关键仍然是对非财务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的确定。
最后,还应当看到,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并不是一尘不变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单位组织,各自的奋斗目标不尽相同,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且所设计的指标要能便于计算和信息的及时取得,以利于将业绩形成过程有关的事项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和执行者,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从而达到对企业业绩形成过程的有效管理,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郭复初、郑亚光著,《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
2、陈澎,《论上市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之完善》,《会计之友》,2006年第4期(上)
3、张蕊,《平衡记分卡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兼论与<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见:南京大学.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4、熊焰韧,《平衡记分卡主观指标及其权重设置---提高企业战略执行力的关键》,见:南京大学.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5、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P.Norton, “The Balance Scorecard”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6、Baiman. S. and M.V. Rajan. “The informational advantages of discretionary bonus schemes”,The Accounting Review 70(4):557~579,1995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