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07-05-10 点击数:1749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也随之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已日益显现出其滞后性及不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束 ...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也随之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已日益显现出其滞后性及不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校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如何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怎样对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内容、制度及机构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高校财务管理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新课题。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财务管理观念创新 高校办学环境的变化,客观上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1、加强教育成本核算,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我国高校普遍不重视教育成本核算,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成本效益观念不强及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无法将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有关。许多学校在考虑建设项目时,很少分析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大量设施投入,成本大,取得的效益却很少,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因此,高校应当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与企业一样进行成本核算,讲究“投入与产出”,寻求降低教育成本的最佳途径,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2、权衡风险与报酬,树立财务风险观念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和竞争加剧, 高校的资金需求日益强烈, 政府拨款和自有资金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利用银行贷款的高校越来越多,贷款金额也越来越大。一些高校利用银行贷款达到了预期目的:缓解了高校发展同政府拨款和自有资金不足的矛盾, 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提升了整体价值, 使自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也有一些学校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恶化,财务风险加大,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风险与效益是相伴而生的,低风险往往是低回报,获取高报酬要冒更大的风险。如何在风险与报酬之间进行选择,这是财务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在进行风险报酬决策时要能够掌握好一个“ 度”。目前高校的发展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估计黄金发展时期还会延续一阶段,然后进入新一轮调整时期。如何在这个黄金发展时期把握好一个度,是摆在高校财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3、加强财务分析,树立决策观念 不少高校财务工作仍停留于传统的“报账型”会计,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对内、对外只能提供有关的历史数据和基本信息。工作流程侧重事后监督,相对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对全校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和分析。也就是说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 随着高校自筹资金比重的增加和资金使用自主权的扩大,学校要科学地进行财务相关的决策,要求财务管理部门树立决策观念,客观地总结学校财务管理经验,认识和掌握财务活动规律,降低学校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好财务顾问。 二、财务管理制度创新 在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创新的背景下,必然需要财务管理的制度进行创新,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引进权责发生制,建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为了正确地核算高校的财务成果、考核高校的办学效益 ,正确测算生均成本、制定收费标准,高校应该将会计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逐步转换。同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合理分摊各种费用,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如实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2、补充相关内容,完善高校财务报表体系。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会计报表体系: ①为了更好地反映高校短期偿债能力,减少投资风险,可以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负债项目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②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和竞争加剧,许多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和学生公寓、大量购置教学仪器设备,以谋求学校实行跨越式发展。但是学校管理层最关心的、最想了解的是学校是否有这么多资金,是否有支付能力。为了预防财务风险,高校非常有必要借鉴企业的报表体系,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通过现金的流动反映学校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来弥补权责发生制容易被操纵的不足,提供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学校获取现金的能力。 ③由于会计计量的局限性,许多有用的信息无法进入财务预算报表的主表,但通过附注可以充分披露出来,从而增加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 ④由于高校学生按学年计算学习时间,因此,公历年度报送的会计报表,不能真正反映高校财务收支的真实情况。建议增加报送学年度(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会计报表。目的是为高校发展以及实施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3、增强预算管理,改革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方法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推行“零基预算”。 高校在编制校内财务预算时,往往按历年经费和习惯来编制预算分配数,预算编制方法简单落后,不能真正做到以收定支。一些高校长期延用“基数+ 增长”的分配方法,即根据上年的基数加本年增减因素来确定本年度的支出规模,这种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却不符合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原则,分配给下属预算单位的指标基数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其弊端在实际管理中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深化预算改革,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改进预算编制办法,取消“基数+ 增长”法,实行零基预算。 ②改革预算编制时间。 过去,每年1月1日开始编制预算,但直到4月上旬,学校的预算才能付诸实施,这样1月到4月间就形成了“预算执行真空期”。因此,预算编制的准备期要适当延长,一般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编制,为保证预算编制质量提供充裕的时间准备,同时也为新年度一开始即正式启动预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③实行全面预算。 多年来,学校所编制的只是校级财力预算,而没有将各种非校级资金的收支纳入学校的预算范围。虽然有的编制了综合预算,但也只是应付上级部门的需要,没有经过合理、科学的论证,与预算执行结果相差甚远。为了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界限,统筹考虑学校各项资金,实行预算资金的统一使用、统一调控,增强预算的调控能力,必须扩大预算覆盖面,实行全面预算。 三、财务管理内容创新 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核算管理、分配管理等。随着高校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也发生不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筹资的渠道在扩大。已从单一的国家拨款转向多渠道筹集资金。面对这种新的形势, 高校除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外, 更重要的是积极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渠道。 2、资本的内涵在深化。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知识资本。 3、投资的理念在更新。不仅包括传统的国债、后勤、校办产业等投资,还包括校企合作办学、国际合作、战略联盟等投资。 4、成本的体系在建立。高校需要引进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 进行成本核算, 加强成本管理,建立适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的会计成本核算体系。 四、财务管理方式创新 1、全员参与财务管理。 过去传统上认为财务管理纯粹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事,与其他人员没有关系。其实高校财务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客体是资金运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要充分激发全体师生员工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及创造性,为学校的聚财、生财、用财等出谋划策。 2、网络运用于财务管理。由于会计系统具有整合性、实时性、模拟性、互动性等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其容易突破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高校将因此可实现远程报账、远程监控,使财务管理延伸到任何地方,财务管理人员可随时查询各种财税法规,进行知识更新,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财务管理的运作效率。并且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及时、迅速地发布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相关信息,从而发挥高校内部的财务监督功能,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决策过程透明和信息流通渠道的通畅。 3、专家参与财务决策。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的财务治理结构应当是知识型的, 这就要求高校财务治理结构中除校内有关财务领导人员外, 还应吸纳外部的财务和信息专家参加, 这些专家对高校的财务治理起参谋作用,不起控制作用。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