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金融论文
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内生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07-04-10 点击数:2304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关键字:高科技 中小企业 融资路径 内生因素 摘 要:我们认为,目前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各类原因中,企业内生因素的缺陷是最根本的。文章通过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企业制度、企业资源、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信用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等企业内生因素 ...
关键字:高科技 中小企业 融资路径 内生因素 摘 要:我们认为,目前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各类原因中,企业内生因素的缺陷是最根本的。文章通过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企业制度、企业资源、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信用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等企业内生因素及其缺陷,为企业修炼内功指明了方向。 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归结为两大层面:一是外部条件的约束,即资金供给方(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资本市场等)的偏好(或歧视);二是内生因素的缺陷,即资金需求者(高科技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而在市场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中小企业还想通过资金供给方的优惠或制度层面的支持来获得资金,可谓一厢情愿,因此,企业如何独善其身,完善自身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内生因素及其缺陷,为企业修炼内功指明方向。 一、企业制度层面 企业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企业制度。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企业制度层面就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也是导致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足主要表现在产权关系模糊、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组织结构不科学等方面。 (一)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闭 产权关系模糊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的瓶颈。根据调查,高科技企业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家族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等产权模式,主要由国家公职人员、科研人员、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乡镇企业改造、国有民营等方式创办(见表1;陈凯,2006)。表面上看高科技企业的产权问题比较清晰,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存在,使一些企业的产权在创办初期就模糊不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有不少是脱胎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其母体的产权关系往往难以理清;(2)一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创业之初,由于企业生存的需要,戴上了国有或集体的“红帽子”,以享受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各种优惠,或者免遭政策此视,结果造成其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状态。 表1 不同产权模式、创办模式的科技企业举例 企业名称 企业性质 创办方式 联想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科研院所创办 清华紫光 上市公司 高等院校创办 桑普太阳能研究所 有限责任公司 科研院所企业化模式 伟豪铝业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资本扩张模式 时代集团公司 合伙制 科技人员自愿组合 用友软件公司 上市公司 科技人员下海 四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人员下海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家族企业&有限公司 家族人员创办 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闭的缺陷给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外部股权融资设置了重重障碍。首先,产权关系模糊直接影响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进行运作,更不可能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其次,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所有者由于担心分散其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不愿进行股权融资。再次,由于股权融资的交易方式是直接的,即使投资者愿意投资,他们也需要对资金使用者有所了解和判断。但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决策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高度集中、内部约束机制严重缺乏的现状,使投资者很难控制资金使用者的行为,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产权归属上所存在的问题也使投资者的收益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因担心投入资金的去向和利益分配问题而裹足不前。目前中关村仍有2000多家科技企业被不清晰的产权所纠缠。早期投资权益、技术专利权益和企业家权益边界不清是阻碍中关村老企业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的核心问题。 (二)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高科技中小企业虽然普遍选择公司制,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区别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股份高度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目前,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1)股份过分集中,股权结构不合理。许多企业没有脱离“家长制”管理模式,一股独大或家族控股的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继续发展的空间。部分上市公司则体现为国有股一股独大,代表国有股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有绝对优势。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些企业董事会和执行层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董事长或CEO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而且,董事会与执行层高度重合,执行董事往往在董事会占有压倒优势。有些企业实行集权管理,任人唯亲,企业经营决策也限于狭小的圈子,家长或家族意志左右着企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无法为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和正常行使经营权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总之,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重合导致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3)家族式管理,内聚力缺乏。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它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家族式管理。家族式企业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信任危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家族式管理就会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投资决策失误,融资方式单一,都是这一管理模式的副产品。同时,这种家族式管理使非亲非故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乏被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和隔阂会对企业的向心力产生严重侵蚀,最终向心力会变成离心力,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缺乏内聚力,最终削弱其竞争力。 2.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外部治理结构又称为市场控制机制,包括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及并购市场。其中,除了产品市场由于竞争激烈,市场结构接近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因此,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产品市场能明显对经营者产生压力,达到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效果之外,其他几个市场都存在缺陷。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约束经理行为,如果经理没有使企业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股票价格会下降。一方面,这会带来接管威胁,经理面临失去原有职位的威胁;另一方面,新发行的股票收益相对来说较低,抑制经理进行扩张。但是对于大多数未上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股票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空缺。 高科技中小企业现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也非常欠缺,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属家族管理,根本不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因此,职业经理人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中小企业而言,也可以说是空缺的。 并购市场又称控制权配置。公司控制权争夺被视为一种制约经营者行为的有效手段,控制权市场的激烈竞争不仅把所有的公司都置于潜在的接管风险之中,而且还对公司经营者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因机会主义行为或业绩不佳而被替换的危险随时存在,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公司资产规模小,更容易被其他公司接管或兼并,因此,对于中小企业并购市场也是约束公司经营者的一个强有力的机制。但由于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与并购相关的政策制度欠缺等原因,使得高科技中小企业尚未形成健全的并购市场,也未能有效发挥其外部治理的机能。 (三)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在企业调研中我们发现,在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存在两种组织结构不合理现象,一种是组织结构过于简单;一种是过于繁杂,犯了所谓的“大企业病”。 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人员数量少,往往会以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在创业初期往往会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过于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常常就会出现组织结构分化不明显、企业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以事务型管理为主等现象,使得部门职能过于笼统、权责不清,管理层更是身兼多职、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 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不易犯“大企业病”。但当企业走过创业初期,企业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逐渐发展成型,甚至成为行业领导者,步入企业发展期,此时就可能出现“大企业病”的症状。就是指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营上出现规模不经济,管理上面临规模极限,将大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移植过来,当外部环境变化加速时,由于这种官僚化组织设置的管理层次过多,它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变得过于臃肿而复杂,这样,该种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往往会很迟钝,即所谓的“大企业病”。 “患”此病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工作的审批程序规范而复杂;另一方面,由于人员不多、管理层次多,出现每一层只有一个人,即企业的沟通模式成为:员工——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在这样的流程指挥链上,沟通效果极差,办事效率不高。 二、企业资源层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 资金、人才、技术与管理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四大问题。其中,技术与管理须靠人才去实现,没有优秀人才,也就难以奢谈新技术与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市场中立足,靠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兴衰之本。毋容置疑,如何有效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当前的首要难题和制约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 就目前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众多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忙于处理人事管理的日常事物,没有能力去分析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没有能力去研究和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导致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统一而科学的体系,滞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步伐。 2.重视“事”而忽略了“人”。 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粗放式的人事管理上。目前有很多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只是承担了招聘、调配、考核、薪酬核发、培训、建立人事资料等方面的日常性工作,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挖掘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次和新课题,忽略了对“人”的研究和开发,是一种着重眼前的被动性的管理。 3.缺乏科学、高效、适应现代管理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 很多高科技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的考核评估手段,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使考核缺乏客观性和公平性。不少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只重学历和资历,忽视对人员素质、业绩和潜能的测评和分析。不少企业的激励力度有限,往往只限于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及制约,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 4.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出现投入不足与忽视人力成本核算并存的现象。 虽然不少高科技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宗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入不足。同时,在人力成本核算方面也缺乏系统、科学的核算体系和方法。 5.缺乏一支业务精通、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 目前,乃至全国高科技企业均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仍然处在二线参谋部门的位置,只承担着行政性和作业性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力上、组织上和机制上得不到支撑和保障。 (二)财务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控制薄弱。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2.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就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中,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 3.难以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战略需求效应由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组织放大效应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 4.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二是短债长投。一些企业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或为了融资而不断投资新项目,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三)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导致核心竞争力欠缺 国内外的经营实践证明:培育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是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发现,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关键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外流严重。 2.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相对较差。 3.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边际收益下降进一步挫伤技术创新动机。 4.战略缺乏针对性和稳定性。大部分高科技企业选择的主要技术战略是低成本战略与差别化战略,这样的战略选择缺乏针对性。加之部分企业在发展上缺乏长期战略安排,变化频繁却很难在某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5.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支撑。在目前高科技企业的庞大群体中,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的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所运用的高技术是在相关领域中知识产权属于外国企业的高技术,即本土企业在目前所运用的技术往往是所谓的“外源性技术”而非“内源性技术”。 (四)市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则必须学会在市场缝隙中求得机会,做好市场补缺者的角色,要将自己定位于市场的某个细小部分,瞄准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者重点定位经营一个产品和服务,才能创造产品和服务优势。 许多不成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以后经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无法明确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定位,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结果老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总是处于利润最薄的下层,一有风吹草动,最容易被淘汰出局。如今的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高科技中小企业必须在产业定位问题上紧密结合自身优势,才能从小的市场缝隙中寻求到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在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调研中发现,很多高科技中小企业都将自己定位在“以开发为中心”,所占比例超过70%。这种战略定位,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结果却不好。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周期长、风险大,这是弱小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 三、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 这里所讲的非均质性是指高科技中小企业在经营者素质、财务制度的健全程度、信用等级、信息披露状况、资产负债率水平、远期发展规划的制定、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其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良莠不齐的现象。中小企业存在严重非均质性问题的情形下,银行掌握这些企业信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那些规模小、资金需求量少的企业贷款额也较低。但是贷款额越低,抵押比率越低,中小企业从大银行获得贷款就越少,就越容易遭遇信贷配给。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中远期发展规划、抵御风险能力弱。 很多中小企业在企业计划或发展规划方面相当薄弱。调查发现60%以上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企业计划、发展规划或营销计划。他们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自以为其产品在本地区甚至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他们很少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当银行和外商潜在投资者等询问企业产品、市场、未来计划等问题时,他们无法提供一份真实描述的文件和一份好的资金使用计划,这大大影响了其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率高,市场上每天都有新的中小企业诞生,也有不少悄然退出。而市场风险是导致贷款风险的最主要外部因素,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2.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所需信息是它们在较高层级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不存在制度歧视和政策倾斜的前提下,如果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那么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力的主要内部因素将是各层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现在中小企业担心自己在信息披露之后会加大自己的经营风险,所以在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上没有积极性,或者本身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没有能力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3.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的缺乏,影响其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但是中小企业到期贷款不还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有些企业借钱时就没有准备归还,有些企业则想方设法悬空或逃债。信用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大大挫伤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积极性。 4.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各项日常管理事务的详细规定,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木准则和依据,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高科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程序、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比较差,直接影响其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 5.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6.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产权关系混乱,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有关内容在前面已经作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四、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掣肘。除了前面提到的由于高科技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缺乏而挫伤商业银行对其资金支持的积极性之外,在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企业信用缺失还大大削弱了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资金的投资动机。一些企业缺少诚信,利用高科技背景,凭借其技术知识壁垒性较强的特点,对投资项目进行刻意包装、宣传误导,诱导投资者注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为达到融资目的,还出现做假帐、做假合同、假订单、偷税漏税的行为;有的企业为达到上市(如香港创业板)圈钱的目的,伙同会计师事务所编造、美化会计报表;有的融资企业商业计划书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但实际上这个公司可能只有一两个人;有的公司虽然宣告成立了,但是它的资金并没有到位。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存在失信和欺骗问题,造成投资者有资金不敢投,即使有好的项目,也得不到投资者认可、信任,进而得不到资金。 信用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是企业信用生存环境缺失的根本原因。由于信用收益和成本的不对称,经济信用的丧失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收益是超额利润或暴利,超出常规利润的这部分利得恰恰是信用成本转化而来的。而在缺乏信用生存的环境下,企业丧失信用的趋利行为和短期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企业恪守信用要比丧失信用付出更加昂贵的成本。 五、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上常见的现象,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大企业更加严重。因为大企业的公开信息很多,金融机构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比较低;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的,具有非透明性,这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寻求贷款和其他外部资本时很难提供相关的信用信息。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对资本与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进行事前审查与事后监督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都很高,因此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于是,在正式的债务市场上,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失效(杨思群,2001)。 (一)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假设条件及特征 1.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就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者、风险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股权人、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技术创新者往往掌握自己开发项目的发展前景及可行性等私人信息,而外部投资者不了解这些。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面对一些前景较好、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时,技术创新者会倾向于内部融资,而对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则倾向于风险投资或其它融资方式。作为技术创新者博弈对象的投资者,则会认为技术创新者要求外部融资的风险项目一般风险较高,因此,倾向于不向这类投资项目投资,最终结果将导致风险投资市场的失效。信息不完善性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项目的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对于这一点,技术创新者同外部投资者一样,并没有特别的信息优势,这是导致高科技企业风险普遍高于一般企业的原因。对于这种风险,要求与其相应的证券市场(如创业板市场)、完善的退出机制等相匹配,一般的证券市场往往不适用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当然,一般企业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性,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程度远大于一般企业,量变引起了质变,这最终导致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失败。 2.风险等级不一致。 风险等级的不一致性实质上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风险等级明显不同于一般企业,其风险等级的不一致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当高科技企业同一般企业相比较时,将表现出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融资策略,如高科技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这一层面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善性,未来高度的不确定性导致技术创新者、外部投资者都无法控制这一风险的发生。通常情况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等级不一致,一般在高科技企业的初创期,企业的风险较大;进入企业发展的稳定期后,其风险等级会接近或小于传统企业的风险等级。第二层面:不同的高科技企业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也将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投资者(风险投资者、债权人等)一般对这一风险等级并不完全了解;同时由于上述提到的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程度也加重了。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高科技中小企业陷入信贷配给的困境 银行为实现其配置性均衡而挤出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信息不充分是中小企业信贷弱者地位的直接原因。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充分,使得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信贷市场的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陷阱的困扰,使得银行从贷款中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直接取决于贷款项目的拖欠风险。换言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将无法对贷款企业的风险做出完全的信息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济学的“利率均衡”则难以作为筛选厂商的工具。作为逆向选择的结果,提高利率可能导致低风险者被高风险借款者挤出市场;而道德陷阱的存在,却可能在高利率下把借款者吸引到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上来。因此,利率提高可能导致平均风险水平的上升,银行贷款并不是利率的单调递增函数。从这个意义上讲,配置性均衡是金融机构在“利率均衡”失效的条件下所选择的一种新的均衡路径。一般认为,在这种均衡格局中,中小企业的融资弱势地位形成“定格”(罗正英,2004)。 结语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融资现状,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路径,就必须深刻反省,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紧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组织体系;有效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和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优化企业财务资源管理;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找准市场定位,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克服非均质性影响;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坚持诚实守信,改善中小企业整体信用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凯、汪晓凡.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6). [2]罗正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戴淑庚.论我国高科技产业融资模式的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6). [4]窦良.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J].科技与经济.2004(5).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