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地方工业财源 解决县级财政紧张问题
发布时间:2007-03-10 点击数:1391 正文:【
放大 】【
缩小 】
简介: 近期,县委政研室与县财政局就“如何大力培育地方财源,解决县级财政紧张问题”的课题,深入部分乡镇、县直部门和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各位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灵台县财源建设现状
“十五”期间,灵台县在财源建设上,共完成投资9650 ...
近期,县委政研室与县财政局就“如何大力培育地方财源,解决县级财政紧张问题”的课题,深入部分乡镇、县直部门和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各位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灵台县财源建设现状
“十五”期间,灵台县在财源建设上,共完成投资9650万元,占同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的32.17%。五年来,县上不断加强城镇建设工作,进一步拉动县内消费市场,稳定了主体财源;以国有县办企业改制为重点,用项目建设带动工业发展,强化了支柱财源;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培植新兴后继财源;积极论证煤炭开发项目,努力开发煤炭产业,挖掘后续替补财源。经过“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的努力发展,基本改变了以往“以农业财源为主体的基础财源和以工业财源为特征的支柱财源”的财源建设格局,逐步形成了与农业县情相适应的“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在工业财源建设上求突破”的财源建设新思路。
2005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083万元,较上年增长8.8%;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971万元,较上年增长10%。在财源结构中,各产业分别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第二产业(采矿、建筑、制造业等)为财政贡献税收615.6万元,占31.23%;第三产业(交通、零售、租赁、饮食、房地产)为财政贡献税收1006.8万元,占51%;其他产业(加工、修理、劳务)为财政贡献税收207.9万元,占17.77%。在财政支出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0156万元,较上年增长27.9%,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全县所有财源中,按行业划分,个体零散税收对财政的贡献多年来已经达到地方税收的50%以上,仍然稳中有增;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扶持以及农村的城市化,近几年灵台县建筑安装营业税收入的比重达到了4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的势头,而且它的发展又带动了全县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灵台县历史文化资源雄厚,有着丰富的商周文化、皇甫谧历史文化、牛僧儒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产业是“无烟工厂”,近年来省市对灵台县皇甫谧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给予了许多关注,抓住这个机遇,开发历史文化产业,可以成为灵台又一新兴财源;县上已经完成邵寨煤田勘探,申领到了22.51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初步探明煤炭储量2.03亿吨,煤炭企业将成为灵台财源新的增长点。
通过“十五”期间的财源建设,灵台县域经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全县财政支出突破2亿元大关,是“九五”末的2.7倍。五年来,县上成功争取并实施了退耕还林、生态治理、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工业技改、城镇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办成了一批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较好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灵台县财源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纵观全县财源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相比,财源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财源建设陷入困境。县财政除维持正常的开支,无力投资财源建设,特别是对工业财源建设的投资相当薄弱,形成了“财政越困难,越无资金建设财源;越无资金建设财源,财政越困难”的恶性循环现状。近年来,县上虽然抓住项目建设这个龙头,创办了皇甫谧制药公司、红岩肉食公司、兴隆纸业公司等一些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线,带动了农业财源建设向规模化和效益型发展,但规模较小,效益较低,税源零散,缺乏创业领头人,没有形成财源优势,致使全县缺少在财源建设上有规模的“领头羊”企业。
二是农业主体财源消失。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以农业税、林果特产税、牧业税、烤烟税为主的农业财源,曾经为财政提供的税收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70%以上。90年代以来,县上曾经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发展烤烟、林果、草畜、药材等支柱产业,但农业财源只能保吃饭、保稳定,并且受市场变化和政策影响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的进行,农业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等税种的相继取消,加之烤烟产业因受市场影响在我县已不再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规模太小,农业财源的主体地位已经消失。
三是商流财源作用减少。县属商流企业百货公司、五金公司、煤炭公司、物资公司、农机公司、烟草公司、供销社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除烟草公司、种子公司等仍然由国家经营外,其它公司全部进行了改革改制,随之取代它们的是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和个体门店。但由于灵台缺少有力的“灵台制造”支撑,导致全县商流量较小,消费市场有限,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和个体门店投资规模较小,对财政的贡献不大。
四是工业财源发展困难。我县企业资源贫乏、资金短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乏力,自身信用等级低,银行管理权限上收之后,贷款限额减少,中小企业缺乏担保机构和可抵押物,商业银行出现了“恐贷”、“惧贷”、“惜贷”现象,使大部分企业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导致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小、规模小、效益差,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市场价格低迷、客户订单不多、销量不断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各种费用上升、企业负担集中,经济效益滑坡,工业财源发展比较困难。
五是后继财源建设滞后。“九五”末,全县的农机、地毯、化工、制药、造纸等骨干工业企业,为全县财源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如今除制药、造纸企业之外,其他的企业因后继产品开发不继,市场优势不再,对财政的贡献呈逐步下降趋势。同时,受投资环境不宽松、地理条件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外地客商投资办企业的特别少,本地农民资本积累薄弱,无法兴办有竞争力的企业,作为新兴的二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在短期内还无法成为我县财政增长的后继财源。
三、灵台县财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如何抢抓这一历史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全县财源建设,从根本上破解县域财源建设后劲不足的难题,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坚定信心抓好财源建设。灵台虽然工业发展滞后,但也不是没有发展优势,我们要重新审视县情,坚定发展的信心。从目前来看,我们发展工业的优势主要有:一是劳动力充足,在沿海劳动力价值提高,发展工业成本增高的情况下,有发展制药、服装、食品、酒类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优势;第二,虽然我们缺少工业技术人才、工业创新能力,但在科研院校和国家专利管理机构中有许多人才和技术专利,缺少转化的渠道,只要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引进,就可以“借鸡生蛋”、“借船出海”,达到“工业强县”的目的;第三,虽然政府缺少办工业的资金,但民间存在许多闲散资金,只是没有比较好的投资项目,只要我们能够选中好的工业项目,引进信誉比较好的企业家,利用正确的权益分配方式和股份制等手段,就能很好地筹集到发展资金;第四,近年来,全县已经探明存有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只要我们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就一定能够成为灵台县发展工业经济、增加财源的有效保障。
二要转变观念开发工业财源。逐步将思想观念从主要抓农业财源向全力抓工业财源转变,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的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以工富县之路,支持现有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形成有区域竞争优势的板块经济;突出抓好现有县级和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集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更加注重乡镇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政策优势,创造宽松环境,把工业财源建设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开发以经营城市、土地、国有资产为重点的资源转化型财源,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全县工业项目建设。要全面开展税源普查工作,筛选一批以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资源深度开发为主导的企业,建立财源建设项目库,予以重点扶持。将现有的制药、肉食、面粉、酒类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办成全县工业企业的“领头羊”,积极开发煤炭、石油等新兴财源,以较强的经济实力吸引带动商流、建筑、交通、文化、餐饮、娱乐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优势工业群体,拓宽财政增收渠道,提升工业经济在财源建设中的地位。
三要高度重视实用人才开发。教育部门要在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切实改变职业教育滞后的现状,立足全县劳动力充足的实际,高度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加大与科研院校的“联姻”力度,采取联合办班、对青年农民上职业学校财政补贴等形式,加大制药、食品、酿酒、服装、营销、技工等实用人才的开发、培训,为全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打好基础。县财政和人事部门,要积极制定措施,采取企业考察使用、财政发放人才津贴的方式,从全国各科研院校、大中型企业离退休企业家中引进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解决我县企业管理人才短缺、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工业主管部门要采取购买科研专利、先进产品或者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发的方式,解决我县工业创新能力差、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帮助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努力发展“灵台制造”,形成工业主体经济。
四要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要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农村生产力,按照“领办创办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进兴办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基本思路,积极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社会氛围。努力搭建全民创业平台,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培育农村财源的重要途径,克服“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的思想,向温州人学习,将有限的农村资金运用到兴办各种经济实体上,喊响“先创业、后享受”的口号,突出发展加工型、科技型、服务型经济实体,继续加强对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草畜良种基地建设等六小农业项目的论证申报和争取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特别是要抓好造纸、面粉、酿酒、肉食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后续财源培育打好基础。
五要长短结合筹划后备财源。要在抓好现有农业和工业财源建设的同时,统筹考虑,着眼长远,抓好后备财源建设。近期财源建设要紧紧围绕我县粮食等传统优势产业板块,在现有的肉食、酿酒、面粉企业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长期财源建设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开发模式,进一步强化“兴旅游业、吃旅游饭、发旅游财”的意识,努力抓好皇甫谧文化和商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开放文化娱乐服务业。中期财源建设要通过项目扶持,根据县域国有资产现状,以“无形换有形、所有换所得”的产权政策和“产权换资金,存量换增量”的思路,通过联营合作、参股、租让、招商引资等方式促进煤炭等后备财源建设,增加对财政的贡献份额。
六要积极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政府要不遗余力地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支持各级银行整顿信用环境,大力开展项目贷款、贸易融资、封闭贷款、短期授信等业务,积极探索建立信用经济、项目经济和担保体系,积极创新“政府引导、企业入股、中介参与、市场运作”的招商引资运作机制,建立担保基金,实行存贷挂钩,鼓励银行贷款。对在财源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采取贴息、担保,以奖代投的形式予以重点扶持,发挥财政资金在财源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调动社会资金投资财源建设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